夜访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最大化肥厂

发布时间:2017-02-28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春涛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车间里一片灯火通明,两个足球场大的仓库内,已经堆放了半个仓库的化肥等待运出去。在六条传送带的出货口,停放着几辆大卡车,当地工人们正在将传送带上的化肥装到车上。传送带的另一头,当地工人用中国企业生产的装袋机进行封装。

在孟加拉国东南部的锡尔赫特地区,新华社记者日前夜访了由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最大的化肥厂——沙迦拉化肥厂。这座由两国领导人剪彩揭牌的现代化化肥厂由生产区、控制室、散装仓库和包装仓库等部分组成。在化肥厂的中央控制室里,中孟两国技术人员正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指挥着整个化肥厂的生产。

沙迦拉化肥厂孟方执行董事拉赫曼对中孟团队的合作非常满意。他说:“在这里,两国的技术人员配合得很好,中国企业给我们提供了新技术。”

主控室内的女工程师茹巴雅塔指着旁边的中国工程师说:“他们教我们如何操作这些大型设备,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技术。”

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据中方项目经理马征介绍,整个项目过程中,有700多名孟方各类技术人员到中国参加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这些培训工作为孟加拉国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作出了贡献。

沙迦拉化肥厂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天然气、水、空气在厂区各种罐子内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产出的化肥经装袋、装车后运往全国各地。

在化肥厂的包装车间,现场中方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里每袋化肥的重量为50公斤,孟方要求重量误差不能超过±1%,我们的设备装袋误差不到±0。1%。”

记者注意到,化肥的包装袋上标着700塔卡(1美元约合80塔卡)/50公斤,这是孟加拉国政府规定的统一市场价格。据介绍,孟加拉国每年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化肥,并统一价格在国内市场销售,政府因此每年花费数十亿塔卡用于补贴化肥进口。而沙迦拉化肥厂生产的化肥成本价已低于政府规定的市场价,这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补贴压力。

在孟加拉国,农业目前仍承担着47%的劳动人口就业,农业产值占孟加拉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农业生产的稳定关系到该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分析人士认为,沙迦拉化肥厂投产后,将极大缓解孟加拉国的化肥进口压力,节约该国有限的外汇储备,提升其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与孟加拉国化学工业公司于2011年12月正式签署沙迦拉化肥厂项目合同。该项目于2015年底完成全厂性能考核,产品质量和环保等各项指标符合合同规定,产量和能耗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6年2月,沙迦拉化肥厂项目建设阶段圆满结束,自2016年3月起进入为期一年的质量保证阶段。如今质量保证阶段也已进入尾声。项目工作人员介绍,中方团队克服了罢工骚乱、气候异常、生产原料供应延迟等种种困难,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项目建设工作。

沙迦拉化肥厂项目有力推动了中孟经济技术合作。据介绍,一大批中国产设备跟随化肥厂项目建设走出国门,落地孟加拉国。从原料气压缩机、装袋机到特殊零部件,全部来自中国企业,有效提升了项目的现代化水平。

包括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一批中国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了项目建设。项目高峰期,1200多名不同工种的中方人员在现场参与施工。

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也带动了孟加拉国经济和就业。20多家孟加拉国本土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项目建设高峰时雇佣了3000至4000名当地工人。投产后,工厂还将解决700多人的就业。现如今,厂区旁边的职工宿舍楼也基本建成。

中国和孟加拉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目标契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合作共赢提供了新机遇。分析人士认为,无论就地理位置、人口规模而言,还是从市场潜力、合作空间来看,孟加拉国都是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和产能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中孟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前景光明。

(原标题:夜访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最大化肥厂)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