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捷中合作带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6-11-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管克江 柴哲彬 郑光魁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日嘉斯钢铁股份公司是捷克三大钢铁企业之一,不久前被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收购。图为当地员工在钢厂车间工作。


室外冰天雪地,室内却热气灼人。10米长的钢柱被烧得通红,工人们操作机器将它铸成锻造设备的部件。厂房的其他区域,工人们往铸具里灌装铁砂混合物,这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燃气发电机的外罩;火花四溅、正被打磨的是德国西门子水力涡轮发电机铸件;那根钢柱是英国一家制造公司用来平衡飞机机翼的部分……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捷克中部的日嘉斯钢铁股份公司采访时看到的生产场景。

务实合作带来实实在在利益

日嘉斯钢铁股份公司是捷克三大钢铁企业之一,共有2500多名员工。公司负责人说,企业的竞争力在于特种钢设备,供应汽车、航天航空、涡轮机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印度、中国等地。不久前,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收购日嘉斯钢铁股份公司,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捷克的最大收购项目之一。公司总经理米洛斯拉夫·沙巴尔特对本报记者表示,并购将扩大企业再生产能力,未来将在中国建厂生产特种钢设备。

日嘉斯钢铁股份公司是中捷务实合作日益提速的缩影,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正在探索捷克市场,“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捷中两国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

记者在捷克采访时正值第七届中国投资论坛在首都布拉格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助推‘16+1合作’”。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和中国的政商界人士、研究机构代表等参会,研讨如何将“一带一路”建设、“16+1合作”与各国发展战略及企业合作结合,与会者就加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金融、旅游、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捷克总理索博特卡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捷克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科研和医疗保健等领域。”捷方各界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充满期待地表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最重要的是在贸易投资领域开展扎扎实实的项目,为参与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捷克最大的航空运输企业旅游航空公司正计划把布拉格打造成中国游客赴中东欧旅游的中转站。该公司董事伊日·尤然对本报记者说,他们目前的航线有100多个目的地,将利用“一带一路”机遇增加飞机和航线,与东航的合作正在细化中。

“16+1合作”不缺大项目,但快速获得融资是企业的迫切愿望。不久前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由该公司发起设立中国—中东欧基金,预计规模将达100亿欧元。这是中国首个非主权类海外投资基金。捷克J&T金融集团董事伊格尔·科瓦奇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决定参与中国—中东欧基金注资,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

投资领域形成互利共赢局面

捷克总统泽曼今年10月在该国主流媒体《文学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赞赏“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捷中两国合作提供了机遇。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简单的“道”或“路”。首先要从“互联互通”的角度来认识它,就是要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联结,以达到节省时间和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的目的,同时还包括促进旅游业发展这一层面,从而加深捷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深化对两国历史、传统和文化及价值观的理解。文章说,“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双边合作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中国华信在捷克进行了多笔投资,协议金额超过120亿人民币。越来越多的中企也正通过收购、并购、投资设厂的方式探索捷克市场。据中国驻捷克大使马克卿介绍,截至今年10月,中国对捷克协议投资总金额累计达到约20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前对捷投资总额的约10倍。11月初,申通快递公司全货机包机首航抵达捷克。10月下旬,京西重工在海布市的工厂开工,投资金额达7.5亿克朗(约合2亿元人民币),创造300余个就业岗位。海航、东航、川航相继开通北京、上海、成都至布拉格的直飞航线。据捷方统计,2015年中国大陆赴捷旅游共有28.5万人次,今年1—9月则再增20%,成为亚洲地区最大客源国。中国游客数量多、消费高,对捷克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科瓦奇说,“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J&T金融集团将通过三种途径发挥作用:首先是加入相关投资基金,为中东欧地区的基建、能源、旅游、制造业等项目提供融资,其次是直接向相关项目提供贷款,第三是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提供咨询和服务。

中捷在投资领域正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马克卿表示,中捷开展大规模经贸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中企了解和进入捷克市场也需要一个过程;但重要的是,双方对两国合作都有着长远的谋划、强烈的意愿和充足的信心。

(原标题:“一带一路”为捷中合作带来新动力(“一带一路”·早期收获))


编辑:李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