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代布项目成“中东合作样本” 为伊拉克增收100亿美

发布时间:2018-12-28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解亚娜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乘车向南,穿过一个个村镇,约3个小时后出现一片绿洲。这里生机盎然,艾哈代布油田展现在眼前。

位于瓦西特省库特镇的艾哈代布油田,发现于1979年,距首都巴格达约160公里。艾哈代布油田是伊拉克战后中国企业参与的第一个对外石油合作项目,也是中国石油中东合作区建设的起点。10年来,中方投资30多亿美元,将其打造成“中东标志性项目”。

开启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1997年,中国石油同北方工业公司、伊拉克石油销售公司联手,在伊拉克开启合作之旅,组建绿洲石油公司,寓意“绿洲”。 受伊拉克战争、制裁等因素的影响,项目被迫搁浅12年。2008年11月,中伊双方再次签署艾哈代布油田技术服务合同,项目重新启动。

“重启只是第一步,开发难题才是油田建设者面对的最大挑战!”作为国际合作的特大型油田开发项目,艾哈代布油田产能规模大,建设工期短,国际化程度高,建设安全环境差。当时按照合同要求,3年内油田产量达到每日2.5万桶,并完成油藏评价、正式开发方案编制,在6年内使产量达到每日10万桶。建产之路布满荆棘、充满挑战,一切要从零起步。

建设工作生活营地的地方,曾是萨达姆时期废弃的军营,与美军基地相邻。美国大兵、坦克车、火箭弹这些电影场景般的画面,不时出现在项目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作业者,中国石油艾哈代布项目建设伊始,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最佳行动方案,顺利实现建设生产目标。

艾哈代布项目不断优化开发方案,科学决策,快速部署。紧紧围绕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具体要求,2009年2月第一批先遣队伍第一时间开赴伊拉克现场。一场特殊条件下的石油会战,在底格里斯河畔悄然展开。

走近油气处理站,高耸的火炬塔、气派的原油储罐呈现在记者面前。

然而,初期建设时的艰辛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难以忘记的记忆。作为核心工程,油气处理中心建设工期只有15个月,工艺复杂,质量控制严格……困难之多,任务之巨,难以想象。

采购、清关、设备运输,项目部均需提前做好功课。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伊拉克分公司从设计采购、施工准备到过程控制等方面,精心组织,精密施工,努力打造样板工程。2011年6月21日,一座现代化绿色油田在荒漠上建成,项目一期300万吨产能建设一次投产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桶商业原油;2015年,作业产量达到718万吨。截至2017年年底,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约4255万吨,累计处理干气1.28千亿立方英尺、液化石油气36.6万吨、硫黄5751吨。投产期间,该项目带动60余支中国工程技术及建设服务队伍走进伊拉克市场,逾95%油田设备来自中国。

在西方石油公司还在犹豫、踯躅不前时,艾哈代布项目的成功运作为其他投资方树立了信心,在开发风险最高的地方开创了新局面。艾哈代布项目建设及实践开创了中国石油国际化运作新蓝本,受到了伊拉克政府的高度认可,被称为“中伊友谊的桥梁”。

中国石油创新大型碳酸盐岩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使得艾哈代布项目提前3年投产并连续6年稳产。油田投资和生产抓住了国际高油价的有利时期,据估算与原合同预期相比,相当于为伊拉克政府多贡献了100亿美元的收入。

加速融合 推动共同发展

在合作中,艾哈代布项目确立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以真诚赢得了项目所在地政府和百姓的信任。

今年3月9日,大雨导致一井区附近村庄河水倒灌,油田紧急派机械设备协助当地居民抢险救灾。Ahara县长萨尔曼(Salman)对此称赞说,与绿洲公司的交流不仅体现在工作领域,更多的还在于中国和伊拉克人民之间的互相帮助、沟通和融合。

11月底,艾哈代布项目捐建的拉希德银行投入运营一年有余。这是Ahrar县第一家银行,可办理存取款和贷款等金融业务。据银行管理人员介绍,在耕种季节到来之前,前来办理贷款的人络绎不绝。Ahrar县是农业县,当地百姓可以用贷款买种子、化肥,加快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为了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艾哈代布项目积极参与伊拉克当地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社会公益项目建设,为油区村镇修路架桥,向油区小学捐赠文教物资,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油区民众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省、市、县代表及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MDOC)、绿洲公司一起组建了“公益项目委员会”,共同讨论确认社会公益项目,同时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确保项目得到有效执行。据悉,2018年,艾哈代布项目从油田运营经费中拨付的社会公益项目建设资金预计高达500万美元。

伊拉克遭受过长时间的国际制裁,加上伊战后局势动荡,当地工商业发展缓慢,高失业率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艾哈代布项目积极实施本地化战略,累计为当地创造了5000多个直接或者间接的就业机会,从源头上帮助当地社区居民获得可持续发展机会和改善生活的动力,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在外国雇员管理上,艾哈代布项目遵守伊拉克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健全员工成长机制,保障员工劳动报酬、培训、休假、保险、劳动保护等各项合法权益。

艾哈代布项目的成功实践切实造福了伊拉克人民,这表明能源合作不仅仅是商业合作,它所承载的友谊传递与文化融合才是超越地域、超越历史的精髓。聚焦发展、加速融合的共识让中伊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紧密,油气合作由此成为两国人民友谊发展的桥梁、彼此携手共进的纽带。

瓦西特省省长Moamood Abed公开表示,艾哈代布油田作为战后第一个投产的油田,使得瓦西特省从农业省一跃成为产油省,开启了迈向现代化石油工业城的新征程。

同轨同步 做优环境保护

在追求项目高质量快速建成的同时,中国石油将绿色发展基因植入油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长时间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在艾哈代布已深入人心。

艾哈代布项目工区内底格里斯河和两条人工运河以及密布的水渠,共同构成了当地居民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水源,环境敏感度极高。艾哈代布项目坚持生态保护与油田生产同轨同步运行的理念,建立健全绿色油田发展长效机制,在组织生产建设的同时不忘油田生态保护,将开发能源和保护生态紧密结合起来,并采用多种手段监管作业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废泥浆无害化处理装置出水口,化学工程师张利群接了一瓶水样后,准备送化验室进行分析,用以监测处理后排出的水质是否达标。矿泉水瓶里的水清澈透明。张利群告诉记者,处理过的水可以养鱼呢。2009年至今年11月底,艾哈代布项目已对396口钻修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渣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累计投入资金5900多万美元,开创了伊拉克钻井史和环保史的先河。

艾哈代布项目坚持将酸性废气深度处理,生产出纯度超过99.99%的硫黄,大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项目还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油田作业区块环境监测,对生活用水、地表水、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环境噪声实施动态监测,避免油田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受到污染,得到油田周边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因战争,伊拉克经济受到重创,夏天供电高峰时多地时常断电。艾哈代布油田投产后,瓦西特省电力供应短缺状况得到改善。该省一跃成为伊拉克少数不断电的地区之一。该项目为伊拉克新建的祖拜迪电厂提供了燃料,支撑起伊拉克首都巴格达60%的电力供应。项目提前投用LPG(液化石油气)装置,成为伊拉克第一个生产LPG的上游油气田开发项目。每天5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由艾哈代布油田进入瓦西特省30多万户家庭,安全清洁的家用燃料不仅使省内百姓受益,更惠及到巴格达和卡尔巴拉等地区。

艾哈代布项目是中国石油在中东地区规模、高效发展的起点。通过发挥在勘探、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石油与合作伙伴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令国际石油公司羡慕的业绩。

(原标题:底格里斯河畔的“中东合作样本” 中东公司艾哈代布项目发展纪略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