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埃塞俄比亚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发布时间:2017-04-16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守宝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当很多非洲国家还在落后的农业社会徘徊,甚至长期被战乱、贫困困扰的时候,位于东非的埃塞已经在工业化的道路上逐渐摸清了方向,大力推进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为主的工业企业发展,而中国企业又为埃塞工业发展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驱车向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南部前行,约20分钟后,在一高速公路旁边,几个偌大的广告牌异常显眼,上面用中英文介绍此处是由中国公司建设的克林图工业园,占地279公顷。数十辆大型推土机、挖掘机正在园区工地上飞驰,卷起滚滚灰尘。该工业园完工后,将会有大量中国企业入驻。

由中国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建设的工业园初期施工场景。新华社发 迈克尔摄

工业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埃塞投入大量资金推进建设,并力求工业园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分布,保障全国9个民族州和2个特别行政区都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当工业园建设完成后,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企业会优先入驻,这些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埃塞政府给出的优惠税收条件。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埃塞丰富的原料、廉价的劳动力而大规模节约成本。

再从克林图向西南方向行进不到10公里的路程,又可见到一座座上万平米的厂房拔地而起。此处正在建设轻工业城,由国内一家名为华坚的私营企业承建并运营。

据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介绍,该轻工业城计划总投资20亿美元,占地总面积130多公顷,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计划于2020年完工,预计每年可以创汇20亿美金,提供3-5万个就业工位,同时,还将带动中国国内轻工业企业走出去,在非洲集群发展。

华坚轻工业城内部的厂房。新华社记者 王守宝摄

张华荣表示,未来,华坚轻工业城将以华坚鞋业为主导,引进服装、电子、皮革、箱包等加工企业,促进园区从单一的加工制造向综合园区转变。

在园区的厂房内,华坚自己的生产线已经运转,用于生产女鞋,并全部出口到欧美国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华坚在埃塞俄比亚已经解决了6000多人就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中非产能合作不断推进,并在埃塞大力发展工业的指导方针下,由中资公司建设、运营的工业园如雨后春笋,在埃塞全国遍地开花,达十多个,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国内私营企业走进埃塞投资兴业。

再以中国私营企业在埃塞投资、运营的东方工业园为例,该工业园目前已经入驻约30家中资企业,涉及钢材、制药、纺织、汽车组装等各个行业。

埃塞现有人口约1亿左右,是非洲人口大国,以工业园为依托的工业化正悄然改变这个原本十分落后的非洲国家。埃塞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多次提到,该国目前正致力于实现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致力于成为非洲的制造业中心。

埃塞工业园发展公司主席阿尔卡贝指出,埃塞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4500万年轻劳动力储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230万人,发展制造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华坚制鞋厂内的埃塞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制作鞋子。新华社发 迈克尔摄

为了通过工业发展促进就业,实现出口创汇从而进一步高效利用外资,埃塞投资委员会还发布了《埃塞投资指南(2015年版)》,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制造业出口、纺织服装、皮革和皮革制品、农产品加工以及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等工业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

埃塞并不简单依托国外企业推动本国的工业化进程,培育本土的工业化力量是该国政府的重要考量。华坚轻工业城外联部主管曾立焯表示,近年来,埃塞政府加强了对部分外来投资企业的限制,以此为本土企业发展预留空间,同时,要求外资企业加大对埃塞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为本国企业发展培育人才。

曾立焯介绍,埃塞本土制鞋等行业的企业家近年来经常光顾工业园,对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扩大本土企业的规模并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

正因为坚持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政策,十多年来,埃塞经济基本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就算近年来非洲各国经济普遍陷入低迷,以及埃塞国内旱情灾害严峻的形势下,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展望》依然预测埃塞2017年和201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可达7%和7.4%。

(原标题:埃塞俄比亚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编辑:许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