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内容解读

发布时间:2018-09-20 来源:商务部网站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同非洲共同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绘就了新时代中非关系的发展蓝图,开启了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宏伟篇章。

“八大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在广泛深入征求中非各界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紧扣北京峰会“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主题,把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以帮助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为重点,创新合作理念方式,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是实施产业促进行动。中国决定在华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在非洲新建和升级一批经贸合作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同非洲一道制定并实施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受灾国家提供10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级农业专家,培养青年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农民致富带头人;支持成立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继续加强和非洲国家本币结算合作,发挥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作用。

内容解读: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非洲国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普遍诉求,也是非洲国家减少贫困,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非盟《2063年议程》明确提出非洲制造业和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包括到2063年非洲制造业占GDP比重达50%以上、吸纳50%以上新增劳动力;农业成为现代化和高利润率产业,农业和食品在非洲内部的贸易量占总贸易量的比例提高至50%,减少粮食进口,消除饥饿和食物短缺等。中国工业、农业等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拥有适合非洲的实用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经验。中非双方产业发展梯次对接,合作前景广阔。鉴此,中方将在产业促进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方将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展专题研讨、成果展示、企业对接、经验分享等活动,打造对非经贸合作新机制、论坛经贸举措落实新平台、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窗口。首届博览会将着力推动北京峰会新举措落实,鼓励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参与对非合作。

——扩大对非投资。中方将加强政策引导,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中国企业加强对非洲产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和数字经济等传统及新兴领域扩大对非洲投资,支持非洲更好融入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中方将继续发挥好经贸合作区的产业聚集和辐射作用,为新建和升级经贸合作区提供软硬件支持,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各类企业在非创办的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发展、招商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制定农业规划。中方将与非盟、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等共同发布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与非方分享中国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量身打造适合非洲国情、农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整合提升中国农业援非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

——提供农业援助。2019-2021年,中方将在非洲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重点帮助非洲提高玉米、水稻、小麦、木薯、苔麸、棉花等农作物产量。为帮助部分非洲国家抵御干旱、洪灾等极端气候影响,中方将继续根据有关国家实际需求,向受灾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及其他人道主义援助,包括粮食、食品等物资援助和紧急现汇援助。

——提升农业技术。2019-2021年,中方将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级农业专家,通过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援助专家组、农业扶贫等方式,开展畜牧养殖、种植业、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检疫能力建设,传授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国际交流合作。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非洲培养一批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开展本地化技术示范,推广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经济发展经验,带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履行社会责任。中方鼓励和支持在非洲的中资企业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开展属地化经营,将充分发挥在非洲的中资企业商协会作用,成立“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在清洁能源、打井供水、乡村道路、教育卫生、社区服务、人道主义救助等方面实施公益项目,帮助当地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并定期发布中国企业对非社会责任报告。

——深化金融合作。金融支持是中非加强产业合作的重要保障。中方鼓励和支持中非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完善金融网络布局,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在非设点、同非方组建合资银行等。中方愿继续扩大本币在投融资和贸易中的使用,与非洲有关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方将更好发挥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作用,引导其向民营企业对非投资倾斜。

二是实施设施联通行动。中国决定和非洲联盟启动编制《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支持中国企业以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跨境水资源等合作,同非方一道实施一批互联互通重点项目;支持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建设,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为非洲国家及其金融机构来华发行债券提供便利,在遵循多边规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支持非洲国家更好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资源。

内容解读: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金缺口较大,制约了非洲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非洲国家正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非盟《2063年议程》将“通过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联接整个非洲”列为重要目标;《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确定了能源、交通、信息通讯和跨境水资源四大发展领域。2018年3月,非盟峰会通过决议,启动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希望实现航空运输标准化和民用航空自由化。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资金、装备、技术优势明显,中非双方已成功合作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正稳步推进。鉴此,中方将在设施联通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加强顶层设计。中国与非盟已建立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项目合作。在此基础上,中方将同非盟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协调对接,共同编制《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确定阶段目标、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政策支持等,作为中国与非洲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指导性文件,统筹推进非洲跨国跨区域合作项目。

——实施重点项目。中方将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根据非洲国家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通过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在非方关注的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跨境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电力、电信等互联互通重点项目,以及上下游配套服务项目,推进全链条综合开发和运营。同时,加强中非双方在重大项目规划科研、人才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合作,发挥援助撬动作用。

——深化航空合作。中方愿与非方进一步扩大航空运输安排,就推进中非航空运输自由化开展可行性研究,积极推动中国航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非洲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建设,支持非洲改善联通状况。同时,支持中非航空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为双方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等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拉紧双方联系纽带。

——拓宽融资渠道。中方将根据非洲国家实际需要和项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援助、信贷、投资等各类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支持。中方愿支持非洲国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欢迎非洲国家和金融机构来华发行债券,并提供便利。中方还将在遵循多边规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推动非洲国家更好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资源,多渠道募集资金。

三是实施贸易便利行动。中国决定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支持非洲国家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参展费用;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及海关方面交流合作,为非洲实施50个贸易畅通项目;定期举办中非品牌面对面活动;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继续同非洲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谈判;推动中非电子商务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内容解读:非洲国家正积极致力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更好发挥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非盟《2063年议程》提出了2045年实现区内贸易占全非贸易比重增至50%、全非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增至12%的发展目标。非盟49个成员国已签署《建立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CFTA)。贸易在中非合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中国已连续9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正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欢迎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相信将为中非贸易合作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鉴此,中方将在贸易便利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扩大自非进口。中方将继续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欢迎非洲国家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免除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参展费用。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疫等是贸易往来的关键环节,中方愿与非洲国家加强标准领域合作,与非洲国家有关计量部门商签合作协议;推进对非认证认可/合格评定结果国际互认工作,确保贸易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和优化农产品检疫准入流程,扩大和便利双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推动与“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较完善的非洲国家海关尽快实现互认。

——实施促贸援助。中方将在非洲实施50个“贸易畅通”项目,包括提供展位补贴、改善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等,支持非洲海关、质检部门的现代化建设,帮助非洲提升出口能力和贸易一体化水平。中方还将与非方深化在标准推广、市场准入、人员培训、海关商检设施升级、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交流、建设一站式通关系统和检验检疫实验室等方面的合作。

——深化品牌交流。中方将开展“中非品牌面对面”活动,支持中国商协会和企业每年赴非洲国家举办2场中国自主品牌商品展,把中方在轻工家电、成套设备、工程机械、高新技术等领域知名品牌和优质产品带进非洲市场,推介给非洲国家的消费者。中方还将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在华举办各类贸易促进活动,推介特色产品,交流供需信息,密切贸易往来。

——开展自贸合作。中方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将与非方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与毛里求斯在北京峰会召开前结束了两国自贸协定谈判,实现了中非自贸区合作的突破,中方愿继续与非洲其他有意愿的国家或区域组织探讨开展适度雄心水平的自贸协定谈判,继续为中非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加强电商合作。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网络零售规模已达全球第一,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非洲国家电子商务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中方将与非洲有关国家探讨建立中非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规划对接、经验分享、联合研究和人员培训等。中方还将鼓励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开拓非洲国家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推动中非各自优质和特色产品贸易发展。

四是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中国决定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重点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加强环境政策交流对话和环境问题联合研究;开展中非绿色使者计划,在环保管理、污染防治、绿色经济等领域为非洲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中非竹子中心,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合作。

内容解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有助于非洲转变增长模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非洲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积极加强环保能力建设。非盟《2063年议程》将“环境、气候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其第一个十年计划的重要目标。中国已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非双方在绿色发展领域有着共同的理念和目标。鉴此,中方将在绿色发展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实施绿色项目。中方将在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重点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缓解旱灾风险、地震监测、地质矿产调查、水资源综合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污染防治、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产业合作等领域与非方加强联合研究、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帮助非洲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非盟《2063年议程》相关目标。

——加强环境合作。中方将稳步推进“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建设,与非洲国家开展环境政策交流对话,推进中非环境产业与技术信息交流合作,联合开展环境研究项目。中方将继续实施“中非绿色使者计划”,在环保管理、污染防治、绿色经济等领域为非洲培养专业人才。

——建设竹子中心。中方将在埃塞俄比亚援建中非竹子中心,开展竹子种植和培育研究,深入开发竹子在食品、家具、建筑、纺织、造纸及医药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同时,利用竹子中心推广中国竹藤编技术、标准、管理,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提升环保意识。中方将与非方加强在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宣传和规划等领域合作,帮助当地人民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中方将与非方探讨开展垃圾发电、“厕所革命”等项目,并援建经济适用住宅,改善当地人居环境。

五是实施能力建设行动。中国决定同非洲加强发展经验交流,支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面合作;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设立旨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实施头雁计划,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为非洲提供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为非洲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

内容解读:据联合国统计,目前非洲人口13亿,其中15岁以下比例40%,30岁以下比例高达70%。非洲正处于人口红利潜力期,迫切需要提高青年劳动技能,增加有效就业,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发展动力,推动非洲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非盟《2063年议程》明确提出,支持青年成为非洲复兴的动力,要让70%的青年拥有一技之长,到2025年前培养数千名非洲青年领袖。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提供大量政府奖学金和研修培训名额,为提升非洲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鉴此,中方将在能力建设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交流发展经验。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减贫等方面面临相似的发展任务。中方将与非洲国家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对接,增进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借鉴,更好地实现共同发展。中方将根据非方实际需求,帮助非方编制区域、次区域、国别和领域发展规划,增强非方长远规划与统筹发展能力,提升中非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前瞻性。

——设立“鲁班工坊”。中方将统筹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科研院校等各方资源,在非洲升级改造10个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或学校,并在物资设备、技术指导、师资力量和培训项目等方面提供支持,有针对性地为非洲国家提供基础职业技能培训援助,帮助非方培养更多适用人才。

——实施“头雁计划”。中方愿毫无保留地与非方分享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为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更多选项。2019-2021年,中方将结合非洲国家实际需要,通过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平台,与非方加强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培养1000名各领域精英人才,为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人才储备。

——培养各类人才。中方将统筹各方资源,进一步深化与非洲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重点为非洲国家培养政府官员、政党干部、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各行业、各领域中坚力量。2019-2021年,中方将向非洲国家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和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中方还将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研讨交流,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加强中非青年友谊,增进互相了解。

——支持创新创业。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中方将积极加强同非方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将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2.0”框架下,设立“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构建中非技术转移网络,开展面向非洲的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示范与转移,实施“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计划”,举办中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中非科技交流及创新创业合作。

六是实施健康卫生行动。中国决定优化升级50个医疗卫生援非项目,重点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中非友好医院等旗舰项目;开展公共卫生交流和信息合作,实施中非新发再发传染病、疟疾、血吸虫、艾滋病等疾控合作项目,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继续派遣并优化援非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医疗巡诊活动;实施面向弱势群体的妇幼心连心工程。

内容解读: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拥有健康的国民是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提出“确保健康生活并促进各年龄段所有人的福祉”。非盟《2063年议程》将消除热带病、完全控制传染病、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列为重要发展目标。中国将全面健康覆盖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正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中非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了包括派遣医疗队员、提供医疗物资、建设友好医院、开展短期巡诊等在内的广泛合作,拥有良好合作基础。鉴此,中方将在健康卫生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援建疾控中心。中方将继续推进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帮助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抓紧完成总部大楼设计工作并开工建设,同时选派专家赴疾控中心总部、区域合作中心及重点非洲国家工作,开展技术交流、联合研究和人员培训等,为支持非洲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升级友好医院。中方已在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国援建了一批“中非友好医院”,为帮助非方改善医疗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方将对有关医院的医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国内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非方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整建制派出管理运营团队和医疗技术团队,在专业科室建设、医生派遣、医护培训、设备提供、中医药、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综合医疗卫生保障设施,将中非友好医院建成非洲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加强卫生合作。中方将启动中非新发再发传染病、疟疾、血吸虫等项目和区域合作中心援助计划,支持非洲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能力建设,开展非洲艾滋病防治宣传倡导项目。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帮助非洲建立有“应变力”的公共卫生体系。为非洲培养100名神经外科、心血管专业、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医生。

——实施义诊巡诊。“光明行”、“爱心行”等短期义诊活动是中非卫生领域合作的亮点,已造福大量非洲人民,受到非方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中方将在此基础上,与非方加强对口医院交流合作,继续实施有关义诊活动,打造更多卫生援非品牌,同时加大医疗队巡诊力度,为非洲民众提供更高水平、更有针对性的专科医疗服务。

——扶助妇幼儿童。非方高度关注改善妇幼等弱势群体生活状况,非盟《2063年议程》致力于彻底解决儿童体重不足率,提升妇女对经济部门的参与水平。中方将调动各部门、地方、企业和社会组织资源,并探讨开展国际合作,为非洲妇女能力建设、儿童健康成长等提供帮助,实施针对妇幼、残疾人、难民等弱势群体的“妇幼心连心工程”,利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实施一批中非合作促进非洲妇幼健康项目,加强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物资设备支持。

七是实施人文交流行动。中国决定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同非方深化文明互鉴;打造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增强版;实施50个文体旅游项目;支持非洲国家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等联盟;打造中非媒体合作网络;继续推动中非互设文化中心;支持非洲符合条件的教育机构申办孔子学院;支持更多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

内容解读: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盟《2063年议程》七大愿景中,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烈文化认同、共同文化遗产和价值观的非洲”,提高文化产业对非洲GDP增长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非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中方高度重视与非洲加强相互了解和认知,积极支持和促进中非研究机构、学者智库、文化团体、新闻媒体、民间组织间的交流合作。鉴此,中方将在人文交流行动项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洲开展合作:

——设立研究机构。中方将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同非方开展人文和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等领域交流,就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等前沿课题进行深度研究,定期举办研讨会、发表学术报告、开展学者互访,与非方共同创办《中国-非洲学刊》等研究期刊,未来三年资助50项中非共同专题研究项目。鼓励非洲专家智库开展中国问题研究,继续打造“中非智库论坛”品牌,构建中非智库合作网络,加强中非联合调研和学术交流机制。

——实施文体项目。中方在非洲实施了大批体育场馆、广电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艺术及旅游设施等项目,为促进非洲国家文体事业发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将统筹利用对外援助等各类资源,实施50个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项目,进一步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合作。

——加强文化交流。中方支持非洲文化机构加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等联盟,在联盟框架下为非洲剧院、博物馆、艺术节的发展提供积极支持。结合中非双方国际性艺术节的举办,加大双方文化艺术团组的组派力度,依托国际性艺术节平台打造“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等品牌活动。中方将继续推动中非互设文化中心,为中非文化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常设平台,欢迎非洲文化企业、机构和从业人员来华参加各类文化产业交易会等。

——深化媒体合作。中方将进一步加强中非媒体人员交流互访,深化同非洲有影响力的媒体的合作,以中非新闻交流中心为依托,建立中非媒体合作网络。

——推动汉语教学。中方将继续支持非洲现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发展,并在编写汉语课程大纲、开发本土汉语教材、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中方支持更多非洲国家建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将通过选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提供奖学金、组织来华夏令营、赠送汉语教材和文化读物等方式,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开展汉语教学。

——增加人员交往。中方将继续拓展中非旅游合作,扩大双向旅游交流规模,欢迎条件成熟的非洲国家提出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申请,继续邀请非洲国家来华参加旅游展会和节庆活动,鼓励中非双方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开展对话,加强合作,增加人员往来,扩大相互投资。

八是实施和平安全行动。中国决定设立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基金,支持中非开展和平安全和维和维稳合作;继续向非洲联盟提供无偿军事援助,支持萨赫勒、亚丁湾、几内亚湾等地区国家维护地区安全和反恐努力;设立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为中非在和平安全领域加强交流提供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社会治安、联合国维和、打击海盗、反恐等领域推动实施50个安全援助项目。

内容解读:和平是发展的保障,非洲国家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非盟《2063年议程》提出加强非洲和平安全架构建设,以实现“2063年消除所有冲突”的目标。鉴此,中方将在和平安全行动项下,根据非洲国家实际需求,继续与非方加强在反恐与和平安全领域合作,助力非洲维护和平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设立和安论坛。中方将设立“中非和平安全论坛”,邀请和平与安全领域的中国和非洲国家、区域和次区域组织相关官员、中外方专家学者参加,进一步深化中非和平与安全思想理念对接,加强国防和反恐经验交流,完善中非和平与安全对话与磋商机制,

——提升维和能力。中方将继续向非盟提供无偿军援,支持“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通过双多边渠道向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非洲自主维和行动。为非洲提供军事培训名额,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国防、反恐及维和维稳能力。

——加大和安投入。中方将与非洲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维稳、社会治安、边境安全、军事训练、联合国维和、执法安全、网络安全、打击海盗、恐怖主义、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领域推动实施50个援助项目,加强非洲国家维护和平安全能力建设,维护中非贸易通道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非洲延伸。

为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中国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其中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20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额度;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和50亿美元的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推动中国企业未来3年对非洲投资不少于100亿美元。同时,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重债穷国、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8年底到期未偿还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

——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当前,非洲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仍面临较大压力。中方将提供150亿美元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重点支持非洲国家减贫、卫生、农业、环保等民生领域发展项目,以及具有一定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项目。非洲国家可结合自身实际需要,按轻重缓急梳理出有关领域的优先项目清单,与中国驻非使馆和经商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和充分协调,提出具体的项目需求,并在项目论证、前期可研、换文和协议商签及项目实施各个阶段与中方加强配合,确保有关项目早日落地,造福当地人民。

——信贷资金额度。中方将向非方提供总计20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其他信贷额度,重点支持非洲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非方可从自身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中非双方在各领域制定的合作规划,综合考虑自身经济、债务承受能力,向中方提出贷款项目申请。中方将本着科学、务实的原则,根据具体项目详细情况做好有关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与非方协商确定实际提供的贷款种类和金额。

根据中非合作惯例,上述资金中的相关贷款部分不按国别划分具体贷款额度,不设定完成时限,而将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进行统筹安排。

——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为推动中非经贸务实合作,国家开发银行设立100亿美元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领域合作项目。该专项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不对具体国家和行业设定额度,相关项目成熟一个运作一个,主要方式包括公司贷款、投资、项目融资、非洲中小企业专项贷款等。

——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为使非方更好享受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使中非人民共享贸易交流福利,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50亿美元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非方扩大对华优质产品出口,提高非方出口加工能力,促进相关配套行业发展,帮助非洲国家创汇增收,提高偿债能力。

——免除非洲国家部分到期债务。中方将免除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重债穷国、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8年底到期未偿还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具体通过外交途径商定。

下一步,中方将和非洲国家将继续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平台,不断加强论坛后续行动机制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好经贸联委会、高级别指导委员会、联合工作组等中非政府间经贸合作机制对落实“八大行动”的主渠道作用,同非方加强协调配合,抓紧制定落实方案,确定合作清单,落实合作项目,让落实成果早日惠及中非人民,推动中非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添新的内涵,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贡献。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