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宜“蹄疾步稳”

发布时间:2020-05-12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孙敬鑫 王丹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前不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意方一道,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贡献”。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强调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对于强化全球战疫信心,加强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丝绸之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整体的健康卫生水平。提出近4年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关键时刻,“健康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需要更为凸显。

从“健康中国”到“健康丝路”

健康是发展的核心,也是衡量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中国来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到隆重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征程;从印发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一步步深化、系统化、具体化。

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的永恒主题。2000多年以来,丝绸之路不仅成为一条商贸之路和民间友好之路,也书写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共同探索生命和健康科学、推进中外医学交流的一段段佳话。中国的人参、茯苓等中药材和脉诊、麻醉、针灸等疗法以及医书论著陆续传入沿途国家,古希腊、罗马、印度、波斯、阿拉伯及非洲的安息香、木香、豆蔻等药材和穿颅术等疗法也传入中国,助力沿途国家对健康的共同追求。

健康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底色。中国政府不仅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还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卫生领域合作列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演讲时强调,着力深化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在传染病疫情通报、疾病防控、医疗救援、传统医药领域互利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由此,“健康丝路”的理念第一次走出国门。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时提出,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访问期间,双方还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意味着中国同世卫组织的务实合作扩展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全球层面。由此,“健康丝路”正式走向世界。

“健康丝绸之路”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共建健康命运共同体,最易赢得民心、达成共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这一倡议,不仅使得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和人民能够心连心,同时也让健康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想要保障数十亿人的健康的话,必须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原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现在世界上70%的人口都缺乏足够的医疗服务,因为他们无法负担起费用,全球范围内有20亿人口仍然无法获得现代的医疗服务,我们的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平台,调动我们所有的资源,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推动“健康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我们的人民带来更好的健康,推动我们的社会更加包容,提升社会公正,让我们的人民能够负担得起这些医药产品和疫苗。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刊文称,“健康丝绸之路”的发展将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塑造积极形象,甚至可能建立起效率胜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网络。

“健康丝路”助力“丝路健康”

健康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社会认同度高的合作领域,也是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健康丝绸之路”提出近4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成为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国内顶层设计日益完善。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2018年1月,原国家卫计委、外交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援外医疗队工作的意见》。2018年3月,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健康”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部委名称中。名字的改变,反映的是国家政策观念和职能的重大变迁。国务委员王勇强调,这一改革的初衷是“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健康丝路”日益走近国际舆论场。2016年11月,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是中国政府主办的一次“健康奥林匹克”,中国经验成为全球健康治理的“标杆”。2017年5月,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卫生与健康成为各方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合作领域。2017年8月,“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20多位部长级官员,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智库和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大计,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平台,共享全民健康福祉成果,会议还公开发布了《“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暨“健康丝绸之路”北京公报》。

中外健康合作平台不断完善。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多双边为基础,服务六大经济走廊和沿线支点国家的卫生合作战略布局,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集政府间政策合作、机构间技术交流和健康产业展会为一体的系列卫生合作论坛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中阿卫生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等等。此外,中国与中东欧、东盟、阿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医学院等部门还展开了医疗人才培养、公共卫生服务、传统医药等方面的合作。另有很多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将卫生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多层次、多样化合作平台初步形成。在地方层面,新疆启动建设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新疆与沿线国家医疗交流合作,促进互联互通;陕西西安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医疗中心项目,采取国际医学城和丝路健康小镇“两组团、两驱动”发展模式。

中国将“健康”送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健康快车”项目为例,该项目于1997年启动。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健康快车”项目带着医疗团队、设备和技术走出国门,与沿线国家当地医院进行合作,向当地百姓提供慈善医疗。2016年11月,“健康快车斯里兰卡光明行”活动启动,这是健康快车活动首次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掀开了中斯两国卫生领域合作的新篇章,活动持续一个月时间,累计为斯里兰卡503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2017年,中国和平方舟医院船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近3万海里,历时155天,为沿途国家民众提供医疗服务。2019年12月7日,“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在塔什干眼科医院举行第二阶段启动仪式。2019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中方将实施“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项目(2020-2022)”,未来3年为东盟培养1000名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从“健康丝路”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疫情防控压力越来越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我们现面临的是“联合国75年历史中前所未有的危机”,“是一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冲击”。特别是部分沿线国家疫情严重,而且由于公共卫生水平不高,防疫能力不足,已经影响到部分“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进展。“中国从不会在朋友有难时袖手旁观”。抗疫斗争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的中国,正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加强团结,朝着“健康丝绸之路”的方向共同努力。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多次呼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并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于强化全球战疫信心,加强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2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应约同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通电话时指出,当前,非洲国家疫情防控也面临不少挑战,中方愿向非洲国家进一步提供急需的包括检测试剂在内的医疗物资,加快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中的卫生健康行动,推进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加强中非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合作。3月21日,习近平主席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时提出,中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复信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表示,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4月2日,习近平主席同印尼总统佐科通电话时表示,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行胜于言。作为负责任大国,尽管面临个别西方国家企图把疫情政治化、将病毒标签化、对中国污名化,中国仍全力为国际抗疫合作作出贡献,务实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截至4月12日,中国政府已向1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抗疫援助。中国还向世卫组织捐助2000万美元,累计向数十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同1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举行了近百场专家视频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中国毫无保留地与国际社会分享抗疫信息,与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技术文件,专门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网上知识中心和国际合作专家库。对此,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仅采取果断措施较快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而且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了贡献。

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再次告诫我们,与疫情较量,谁都不可能成为局外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面对正在受到明显影响的“一带一路”建设,面对国际社会中仍不时出现的各类“政治病毒”和“舆论病毒”,我们更需要把“健康”问题摆到更重要位置。从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再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已经亮出态度、拿出方案、贡献力量。期待更多的共建国家抛弃偏见与隔阂,选择团结与行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确保“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

孙敬鑫 王丹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

(原标题:“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宜“蹄疾步稳”)

编辑:李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