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稳定全球供应链 打通“一带一路”跨国物流动脉

发布时间:2020-05-25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编者按:这是一届非常时期的全国两会。对于正在走出新冠疫情阴霾,专注于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中国来说,人们对今年两会有着非常的期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多来,各类合作项目扎实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和沿线国家民生改善注入了重要动力。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稳步前行,必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引方向,为充满乱象的世界提供定力。

值此特殊时期,中国一带一路网与人民政协网联合推出主题为《共话后新冠时代的“一带一路”》系列文章, 聚众智,汇众力,方可共谋发展。

重庆是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需要发挥好带动作用。本人有幸曾在重庆口岸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亲历并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在融通国际贸易、畅通国内物流、带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有感于国外疫情形势下的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对如何更为有力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若干思考。

多措并举稳定“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外贸供应链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全球蔓延扩散速度不断加快,叠加全球金融市场极度动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失稳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受到严重拖累,波及“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区域性障碍。受国际疫情下外需萎缩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出口型企业相对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外贸退单潮,很多国外客户要求延迟出货,远期交货订单陆续取消,导致相当一部分出口型企业被动性减少生产或非正常性停业,对我国当前促进供应链循环流畅、全力稳住经济基本面造成重大影响。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4.9%,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0.9%,市场份额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彰显了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劲力量。

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各国疫情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直接影响,确立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核心的稳定外贸供应链政策思路,为后疫情时代赢得“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主动权创造有利条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达水平不同、民族传统和文化风俗各异,形成了不同的应对疫情措施,产生了不同的对外交往策略。为此,我国面对各国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形势变化,应当有所区别、分类应对,采取“和稳拓联”策略,形成市场多元化政策理念。

一是要“和”,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产生西方狼式外交的利益短视,密切与沿线各国经贸联系,为保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总体格局的基本稳定创造条件。

二是要“稳”,千方百计保持进出口供应链的全面稳定,重点保持与沿线国家国际贸易中进口份额较大的机器电气类、矿产品类的稳定,以及出口份额较大的纺织品类、机器电气类的稳定。

三是要“拓”,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培育面向国内市场兼顾国际市场的产业链体系,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适时扩大面向沿线各国的外贸订单。

四是要“联”,立足当前国际疫情时期全球经贸格局的局部变动,区别情况、各有侧重地开展经贸活动:拓宽与沿线国家的地方政府之间、商会之间的广泛结对和商业联系;巩固中东欧17+1经贸关系,并向欧洲更多国家投资深入;更好发挥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组织优势、投资生产优势,强化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主导性作用。

全球供应链要适应“在线经济”新业态

针对海外疫情防控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企业客户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应当主动适应“在线经济”新业态的供应链创新,鼓励和倡导通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新型外贸业务。面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格局失稳将会成为常态的大背景,应当加快会展业信息化进程,实施“互联网+展览”战略,推动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开展线上交易,鼓励外贸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线上搜索、展会对接、线上交易的经营模式。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对接沿线国家交易商品的展览和采购需求,延伸会展服务,丰富展览效果,增强参展体验。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在线展览与销售、客户预登记、表单下载等多种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展会的招商引资、贸易促进功能,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对沿线国家货物出口通畅性受阻问题,以及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会出现局部断点的新情况,应当以提质增效、优化流程为重点,降低跨境汇款手续费、电报费和邮费,根据外贸企业资金结算需求,优化在线服务流程,为客户增加异地无纸化业务办理的便利性,加强出口企业与当地海关和港口办事处合作,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外贸企业在线提供快速、便捷的跨境结算服务。鼓励银行加大对“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业务的金融支持力度,重点缓解开展外贸业务企业的资金压力,通过保单融资、创新理财产品支持外贸业务,对确实遇到困难的外贸小微企业,允许在还本付息方面作延期安排,确保资金链条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发生断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消除外贸拖欠货款、拒绝付款等风险中的对冲作用,扩大出口信保短期险覆盖面,促进费率合理降低,维持外贸企业经营稳定。

打通“一带一路”跨国物流难题

面对国际上“去全球化”“去中国化”的极端主义倾向,应当积极推动各国尤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尽快落实G20特别峰会声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积极采取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等举措,避免相互封锁伤害全球产业链安全,积极为外贸企业打通“一带一路”跨国物流难题。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加大对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和沿海重要港口的支持力度,全方位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保障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订单的正常交货。

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在疫情防控期间和后疫情时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持续蔓延以来,欧洲各国为防控疫情均采取不同程度的隔离限制举措,国际物流行业特别是航空和海运业受到较大冲击。中欧班列则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实现逆势增长,为稳定国际供应链和贸易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共开行2920列、发送货物2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27%,综合重箱率98%,成为向欧洲国家运输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的生命线,有力支援了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抗疫。中欧班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逆行出征”和亮眼成绩,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后疫情时代更要作为新时代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具体举措,为进一步释放亚欧陆路物流和贸易通道的潜能、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供应链提质升级、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优化营商环境,放大中国经济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磁场效应”。外资是外贸的迂回形式和重要支撑,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把“一带一路”倡议升华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迫切需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政治关系和外交工作,需要以理顺经贸关系为前提和基础,以“一带一路”倡议的突出成效作为典范和样板,向国际社会宣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提升我国经济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一是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扩大金融、电信和医疗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更好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二是继续压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实减税降费、减免社保缴费等政策,让企业少跑腿、得实惠,让国际投资贸易更便捷、更经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三是创新“互联网+招商”,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云招商”、远程洽谈、在线签约、视频会议等在线活动,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变“背靠背”为“屏对屏”,确保疫情时期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持续高效。

委员名片

王济光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副主任,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市外经贸委副主任、重庆市政府口岸办副主任。

投身西部大开发建设20余年,有感于扩大开放是内陆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国首提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概念,所提构建“南向通道”设想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最早思想来源。先后主持编制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铁路口岸开放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方案,为“渝新欧”国际铁路通道上升为“中欧班列”国际物流品牌奠定坚实基础。长期关注国际经贸关系,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积极建言资政。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