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柯银斌:中企参与“一带一路”应提升公共外交能力

发布时间:2017-06-06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柯银斌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那么,中国企业的主体作用是什么呢?与之前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区别吗?如果有的话,那区别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合规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而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合规经营和履行社会责任,而且需要在“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中作出贡献。后者可称为中国企业的“一带一路”使命。

为实现这个新使命,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至少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一是在跨国经营中更多地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二是开展国际组织公共外交,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多主体合作,探索新模式

中国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与更多类型的东道国和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新模式。这些行为主体主要是:中国政府及东道国政府、国际非政府组织、外国智库和外国企业。

与中国政府及东道国政府合作。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企业(主要是中央企业)作为中国政府与东道国政府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的执行者,需要与两国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合作协议的切实履行;二是中国企业与东道国政府共建“产业园区”,这涉及到更多因素的建设和运营项目,需要企业与东道国政府部门及时有效地沟通与合作。

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中,环境保护类、人权类、劳工类等国际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但被忽视的非市场利益相关者。我们经常可看到中国企业由于不善于与这些国际非政府组织打交道而陷入困境的新闻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列入中国企业的议程中。建议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聘请某个组织为顾问,与其它同类组织沟通,处理相关问题。

与外国智库合作。中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需要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尤其是智库)的智力支持。不仅如此,外国国际问题智库还是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企业与外国智库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必要的智力支持,还可以通过这一智库平台,拓展与外国政府、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外国企业的合作。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可创办企业智库,利用企业智库与外国智库的交流与合作,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与外国企业合作。通常认为,企业跨国经营有三种方式:内部成长(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府公报和学者论著中,尚且缺乏以上三种方式的具体数据和战略联盟的专门研究。不过曾有报道指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中,2015年跨国并购超过50%,成为主导方式。

选择哪种方式开展跨国经营,是企业战略的一项决策。这类决策当然需要遵循市场规则和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导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转变。

笔者认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开展跨国经营。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利益的联合行动,具体形式有合资合作企业、价值链环节合作(研发合作、生产合作、营销合作)、许可证贸易等。

具体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外国企业不仅仅是指东道国企业,还应包括第三国企业(尤其是西方国家企业)。例如,中国企业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多采取合资合作企业的形式,尤其是共建“双胞胎”“三方”合资合作企业。“双胞胎”指中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同时在中国和东道国建立双方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三方”则指中国企业、东道国家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共同在东道国建立合资合作企业。

华为是中国企业采取国际研发战略联盟的“完美“案例企业。2001年起,华为分别与日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NEC)、松下、赛门铁克(Symantec)、摩托罗拉、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组建了多家研发合资企业。这类合资企业以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为主要经营活动,成果由双方共享,使华为的技术积累达到了与跨国巨头不相上下的程度。进入21世纪,华为与SAP(全球性的企业应用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埃森哲(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的跨国公司)等战略伙伴全方位联合拓展云/企业应用合作,与印孚瑟斯Infosys、通用电气GE、微软Microsoft、海克斯康Hexagon等伙伴积极探索智慧场馆、核心银行系统、工业互联网、云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联合创新。华为与沃达丰、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运营商客户建立了36家联合创新中心。正是这些多主体多领域的合作,使华为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从跟随者发展到齐跑者,再到领跑者。

国际合作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通常采取竞争思维和行为。这些惯性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有所改变,更多地采取合作思维和行为。否则的话,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般的”走出去“不存在区别,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愿景就无法实现。

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国际合作呢?以企业战略联盟为例,企业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二、明确联盟的战略目标;三、设计可评估的联盟方式;四、联盟各方保持必要的弹性;五、采取切实有效的联盟管理体系,等等。

在多主体的国际合作实践中,中国企业可不断积累经验并共享,逐渐探索新的模式。

开展公共外交,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除国际合作新模式探索外,”一带一路“倡议还要求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作出贡献。全球治理是多层次、多领域的体系,其中经济治理是基础层次,治理规则是核心内容。由于治理规则大多是由国际组织(政府间或非政府间)主导制定的,因此,企业参与全球治理,主要是参与其中的经济治理,而参与经济治理的方式主要体现在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定上,这就是国际规则的话语权问题。

2015年10月,”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该文件以”推动标准‘走出去’、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支撑互联互通建设“为目标,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需要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企业、相关标准化和专业研究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共同努力完成。其中,中国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如何实现把中国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

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这个方面差距最大。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2016)》报告,仅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中国参与度名列第六。中国企业必须大力开展国际组织公共外交,才能在国际标准制定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并作出贡献。

企业面向国际组织的公共外交,就是以国际专业/标准化组织为交往对象,通过加入、参与、发起、主导等方式,推动某项规则或标准的制定或修改,使其成为全球行业规则或技术标准。

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也是华为。华为认为,标准与产业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在集团层次设标准与产业部,每个战略事业单位(BU)设相应的标准专利部和产业发展工作组,专职标准与产业队伍人数超过450人。华为已加入了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担任183个重要领导职位,在IEEE-SA(标准委员会)、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WFA(国际Wi-Fi联盟组织)、TMF(电信管理论坛)、OneM2M(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OMA(开放移动联盟)、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和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组织担任董事会成员,积极参与3GPP(第三代合作计划,权威的3G技术规范机构)、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活动,获得多个重要职位并主导关键立项。创建了ETSIISGmWT(毫米波)、SDN(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eLTE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灾备技术、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IFAA)等产业联盟。更值得提及的是,2016年11月,在3GPPRAN1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极化码(PolarCode)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增强移动带宽)场景最终方案。华为标准又一次成为国际标准。

据笔者的初步案例研究和思考,中国企业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三种能力:(1)技术标准/行业规则的提案能力,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技术实力和在相关组织中的地位;(2)国际组织规则的运用能力,这主要取决于企业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经验和学习能力;(3)面向国际组织的公共外交能力,尤其在以国家为成员单位的国际组织中。因为,各位投票者是代表国家投票的,是否投赞成票不仅与提案企业的方案质量相关,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提案企业母国与投票者母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在有些案例中,后者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例如,中国提出的”物联网架构体系标准“,在ISO/IEC申请立项过程中,第一次未通过的原因在于中国代表忽视了国际关系因素,第二次获得通过的原因在于中国代表运用了公共外交。

企业公共外交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一项新的课题,也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修课。其中,中国企业的国际组织公共外交更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行为能力。

如何提升中国企业的公共外交能力呢?据笔者初步归纳,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一、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案例借鉴。中国企业应把外交与国际关系学作为继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之后的第三波理论学习内容。

二、对话。与各类组织的对话交流兼有学习与实践两重属性。为了对话成功,中国企业需要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平等待人的心态,以及具备对话对象和内容的全面知识,还要有对话谈判的策略和技巧。

三、合作。首先是与中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合作,再是与东道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合作,最后是与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合作。针对以上三类合作对象,应有不同的合作策略与方式。

四、创新。从企业外事部门的改革开始,把传统的企业外事工作转变为现代的企业公共外交工作,这些部门工作人员要有全球视野和公共外交意识,成为首批”企业外交官“。

中国企业公共外交能力与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一体两面“的:能力形成与提升是在参与规则制定过中实现的,只有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才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的”一带一路“使命就是要在”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中作出贡献。为实现这个使命,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和行业领导者企业)需要改变竞争思维惯性,增强合作意识并提升合作能力,与多个行为主体开展国际合作,尤其是与外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形成和提升自身的公共外交能力,尤其是面向国际组织的公共外交能力,通过国际技术标准和行业规则的制定,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作者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柯银斌)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