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陆彪 于浩淼:中非农业南南合作 为“中国种子”点赞

发布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张陆彪 于浩淼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威胁非洲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南南合作的作用更加突出。

2019年,非洲食物不足发生率为19.1%,相当于超过2.5亿人面临食物不足,是世界平均水平(8.9%)的两倍多,且数量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其他区域。如果这一增长趋势持续下去,预计到2030年,非洲将占全球饥饿人口总数的51.5%。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非洲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农业生产结构性不合理,受历史和现实影响,非洲农业发展高度卷入世界市场,通过发展出口型经济作物来赚取外汇,再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本国粮食生产则严重不足。二是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农机、化肥、良种等投入不足,科技投入力度低,生产方式十分落后。此外,叠加气候变化、地区冲突、极端事件的影响,非洲的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洲经济作物出口受到制约,另外由于许多国家实施了粮食出口限制,加之粮价上涨,使许多非洲国家获取粮食更为困难,粮食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

农业一直是中非南南合作的基础领域。中非农业南南合作为保障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专家正克服疫情困难,通过实用农业技术传播,帮助当地农民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为马达加斯加及其他非洲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零饥饿”愿景增添信心。

为支持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中国政府、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与马达加斯加政府于2018年12月签署了三方协议,中国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9月派出了9名农业专家组成了南南合作专家组,在马达加斯加的马义奇、扎卡、迪戈等项目点,开展杂交水稻生产、畜牧和农业综合经营等领域的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受到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高度赞誉。尤其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这些合作项目为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推广实用农业技术,提升粮食产量。

在马义奇、扎卡项目区,中国专家组组织了近30场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指导当地农民开展杂交水稻种植、农场规划、农田管理等工作,使当地粮食产量从2.8吨/公顷提高到了10.28吨/公顷,水稻收获后损失由14%减少到4%。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长吕西安·拉纳里韦卢称赞中马项目取得的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很多国家粮食进口面临困难的背景下,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帮助我们缓解了粮食安全问题。”

一名有着20多年水稻种植经验的当地农民说:“我认为,这一水稻新品种产量令人惊叹,代表了我们农业的未来。”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优化畜禽生产问题。

在迪戈项目点,中国专家组开展基线调查,摸清了制约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引进中国秸秆氨化饲料生产方法,有效提升当地饲草料产量和质量,缓解当地小反刍动物旱季牧草短缺的状况,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是延伸价值链,帮助小农户连接市场。

项目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依托当地合作伙伴为农民提供良种、农资及技术服务,同时按照合同收购农产品,搭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形成以南南合作项目示范基地为龙头,梯次辐射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局面。

同时,项目关注妇女和青年就业,有效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马达加斯加项目仅是中国对非农业南南合作的一个缩影。由于非洲在粮食安全方面面临突出挑战,目前中国在FAO框架下实施的南南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中国在非洲已实施了近30个南南合作项目,派出专家技术人员近1100人。中国-马达加斯加南南合作项目的实践经验再次表明,南南合作对促进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中国的农业发展及对非农业合作的实践经验,促进非洲农业发展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将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坚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是中国对非南南合作所分享的重要经验之一。

二是通过技术援助,提升非洲国家粮食的自给自足能力。结合非洲国家小农生产特点,通过技术转移、培训、示范等方式,向非洲提供实用农业技术,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三是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资力度,引进负责任的投资,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价值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推动对非洲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等,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和条件。(作者为农业农村部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陆彪、农业农村部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研究员于浩淼)

(原标题:观中国 | 中非农业南南合作:为“中国种子”点个赞)

编辑:张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