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黄茂兴:当自贸试验区遇上“海丝”核心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发布时间:2021-07-23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林徽东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资料图)

2021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试验区”)迎来6周岁生日。在福建自贸试验区设立的同一年,2015年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下简称“海丝”核心区)。福建进入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核心区融合发展的叠加时代,六年来福建的探索也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福建样本”。

为什么要将自贸试验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合路径有哪些?又带来了哪些融合效应?近日,中国一带一路网就福建自贸试验区与“海丝”核心区建设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分享福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融合建设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受访者供图)

两区融合,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中国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两项重要内容。两者的融合发展不仅构成了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成为中国积极引领国际经济新秩序建设的主要抓手。

中国一带一路网:为什么要将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

黄茂兴:自贸区最早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欧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重要性堪比被誉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经济特区。中国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经贸合作、交通、物流、信息、文化互联互通的多个领域。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以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丰富“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两者融合发展构成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以福建为例,“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双箭齐发,福建自贸试验区和“海丝”核心区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两者互联互通、相辅相成,使得福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这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借力“海丝”核心区建设,福建自贸试验区拥有更加宽广的开放空间。建设自贸试验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提升国际贸易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而“海丝”核心区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福建与东盟、南亚、西亚等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拓宽经贸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第二,依托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创新,将推动福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助力突破制度障碍、贸易壁垒,通过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构建对外投资促进体系、完善法律法规这些利好的投资政策,将吸引更多全球各地(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外资进入福建,拓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范围和领域。

第三,“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将助力福建打造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建设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通过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与互联互通,可以有效地推进自贸试验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福建以“海丝”核心区建设为载体,也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特别是东盟的市场,以企业“走出去”,带动商品出口和境外资源回运,推动构建跨境产业链,两区叠加推进福建的经济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网:福建自贸试验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现实基础?

黄茂兴:首先,无论是福建自贸试验区还是“海丝”核心区,都进一步加强了福建充当联结东南亚各国深度合作的纽带作用。福建省作为沿海地区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凭借地理和侨胞优势,与东盟各国很早就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建立,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福建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得益于各项优惠政策,与东盟国家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福建与东盟各国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要素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强的互补性。

其次,福建省具备较为完善的互联互通条件和设施,能够快速将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中。福建省海岸线长,港口资源丰富,特别是以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厦门港和福州港近年来发展迅速;拥有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两大国际空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绝大部分国家实现直航。

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应该如何做?

福建自贸试验区和“海丝”核心区的融合建设,为各自贸试验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对接;将自贸试验区的地缘优势与“一带一路”设施联通对接;将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与“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对接。

中国一带一路网:福建自贸试验区和“海丝”核心区的融合建设,有哪些可实现的路径?

黄茂兴:福建近年来明确两区定位,以包容为理念发展对外经济,以港口合作为依托深化经贸合作,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融合路径有如下五条。

第一,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重视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福建省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海洋新兴产业是主要发展方向;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福州片区、厦门片区和平潭片区拥有海洋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通过两区融合建设,进一步发挥省市优势产业创新转型。

第二,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发挥交通枢纽的通道功能。两区融合建设,核心在于产业、重点在港口优势的发挥,这也是沿海省份可以参考的经验。福建可以依托自贸试验区与“海丝”核心区,加快建设一批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和大型物流园区,发挥优良港湾优势。

第三,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海腹地连片发展。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大多设置在互联互通便捷的交通枢纽地区,承担着将中国内部区域对接“一带一路”的作用,福建依托中欧班列与港口间的海铁联运,使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成果辐射到内陆地区。

第四,推动经贸文化交流对接,实现与东盟国家产业深度融合。福建在两区融合建设中,应以东盟为主体,兼顾周边地区。引导企业利用福建自贸区的创新政策,积极通过产业合作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形式扩大对东盟的经贸往来与投资。

第五,持续优化平台投资环境,打造“海丝”新窗口。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平潭片区与福州、厦门、上海等对外开放的先行区还存在很大差距,投资环境相对落后,与政策优势不匹配,存在一些风险。因此,借助两区融合建设,平潭应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等营商环境建设,逐渐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窗口。

中国一带一路网:在自贸试验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有何应对措施?

黄茂兴: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各地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一是协调统筹不足。特别是各省市大多以本省的发展为基础,较少关注省际间的共建协同,导致个自贸试验区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二是自贸试验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物流体系还不完善。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物流体系建设还应该继续完善;三是自贸试验区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贸易便利与投资自由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制约了经贸合作。针对这些问题,也有相应的解决方式。

第一,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建设“一带一路”对接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多是处于“一带一路”国内线段中区位优势明显、经济较为发达的枢纽地带,通过成果项目和收益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民众对经贸合作的认可度和信心。

第二,设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机构,对各个自贸试验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做好产业链的整合和分工,避免省际间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发展路径雷同等,出现无序竞争。

其他的举措还包括,推动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共享、标准互认,促进通关便利;推动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等。

编辑:于慧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