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张世国:中国新能源企业应该这样布局“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21-08-26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刘婷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近日,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了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张世国,请他就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及中国新能源产业如何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等话题做了解答。

▲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张世国(来源:浙江国际工程)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是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发起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新能源国际合作机制。自2016年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国别对接、风电光伏促进活动、新能源投融资等,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以下为采访主要内容,由中国一带一路网整理。

全球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这样的综合优势

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新能源行业带来了什么机遇?

张世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新能源行业提供了两个重要机遇。

第一,中国新能源行业可以参与“一带一路”市场建设,把当地的绿色资源,比如风电、光伏以及其他可以带来绿色清洁能源的资源潜力转化成经济潜力,这个转化过程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东道国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领先的风电、太阳能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企业通过提供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金融及绿色解决方案等产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也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建设和环境治理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从国际资源开发和国际市场运作两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都有很多机会,这些机会也为中国企业的新能源贸易、投资及产业国际合作,创造了更大空间。

中国新能源行业有能力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绿色产品及绿色解决方案,其中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最大的绿色产品就是风电和光伏,以及以风电光伏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计划,包括风电光伏装备制造能力、投资能力、知识体系、服务能力以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人才等方面。

中国一带一路网: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处在什么位置?

张世国: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合作中的优势是全方位的,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新目标等层面,作用是积极的。以制造业板块为例,全球光伏产业链如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等方面,全球70%左右的产能在中国,风电产业链全球供应能力40%在中国。另外,在新能源海外工程总承包(EPC)再到装备制造业,我国风电、光伏具有的这种全方位的产业链综合优势,可能全球没有第二个国家具备这样的优势。

中国企业比如五大发电集团,都在加快布局新能源国际化,虽然他们采取的商业模式是海外投资+海外运营,但是这些企业在国内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培育了深厚的根据地,可以支撑他们的国际化发展。所以,在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拓展海外的新能源国际市场“底气”充足,双循环知识体系及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发展前景乐观。

划分国别区域优先级

中国一带一路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能源合作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张世国:中国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合作,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总的态势是国际贸易强、国际EPC强,海外投资弱。

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新能源国际合作的时间比较短,从法律环境熟悉及合作伙伴积累等方面仍需继续打基础。根据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的统计研究,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宣布的风电和光伏的装机规划是638吉瓦(GW);在碳中和背景下,这个数据可能翻番。

然而,“一带一路”国家的资源条件和它的负荷条件不一致,可能影响其新能源资源潜力的开发,区域资源整合也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相当一部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消化新能源的市场机制、体制、环境政策都不到位。

这就需要培育市场。在适应当地市场、了解当地市场、培育当地合作伙伴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中企可以从人文环境、合作伙伴方面着手,把市场做透、做深,进行研究、了解,沟通、交朋友,这样才能打下基础,但是高速增长还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看,市场成熟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未来潜力比较大。

中国一带一路网:针对这样的市场条件,中国新能源企业应该怎么布局?

张世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布局是市场行为,首先要看东道国发展新能源的需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一带一路”国家有没有对发展新能源的内在需求以及规划?它对外资参与新能源项目的态度是积极支持还是限制较多?

第二,它有没有发展新能源的良好机制?比如比较电价政策、并网政策、土地政策等;其次,这个国家有没有信贷融资的信用保证模式或机制?比如购电协议(PPA),它有没有其他保证投资者利益或投资回报的机制或安排?

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各国内部情况不同。中国企业要分清楚哪些国家可以优先投入,哪些国家需要逐步培育市场,哪些国家要观望,这些都要区别对待。

在熟悉的市场、对我友好的市场优先扩大项目,适当控制陌生市场及对华不友好市场的项目规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动新能源国际合作项目是主要策略。

另一方面,从投资布局角度看,新能源国际合作要坚持规划先行,提前介入,不能等市场开发成熟了再进入,那样新能源项目开发的商业机会也就变少了。要综合考虑风险和投资收益来布局“一带一路”新能源项目,并结合每个公司不同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办法,既要积极推动,又要做好风险控制。

紧跟国家外交战略

中国一带一路网:对于想要在“一带一路”发展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有没有推荐的区域或者国家?

张世国: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市场需要塑造市场,而培育市场是一种中长线行为。目前来看,在“一带一路”的部分节点国家机会还是不错的。在南亚国家,比如巴基斯坦,中国公司做了各种新能源项目,比如风电、光伏;在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和马来西亚,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新能源项目投资、制造业产能、风电光伏及EPC项目等方面都在积极落地。

在目前形势下,中国企业优先布局的新能源国际市场,在目前还是集中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比较好,这些区域的部分国家对中国比较友好,又有发展新能源的市场需求,可以作为优先的战略选择。比如在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家,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加大投资。尽管缅甸局势最近有些复杂,一旦缅甸局势趋于稳定,它很快就会成为东南亚一个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国家。因为缅甸对中国新能源有发展需求,与中企有很多合作,2020年,1吉瓦(GW)的光伏项目已经在缅甸完成招标,中国企业的新能源国际合作随时可以展开。

另外,投资新能源国际合作,也要看东道国和中国的关系变化,要紧跟国家外交战略,适当调整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

中国企业新能源国际合作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外部环境变化,企业需要考虑:未来在哪些区域、哪些国家更加有利于本企业新能源国际合作?这需要企业做出市场化决策。

中国一带一路网:对“走出去”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目前最急迫、最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是什么?

张世国: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双循环知识体系和能力建设。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际合作中一定要提供优质、低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是中企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有了优质的产品,中国企业需要建立新能源国内市场根据地,有了巩固的国内根据地,中国企业就可以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建立可持续的国际发展能力。

中国企业参与新能源国际合作与发展,最大的挑战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国新能源“走出去”是全方位、全产业链的“走出去”:投资商、EPC、甚至外贸企业都在推进新能源相关的国际合作业务。在新能源国际合作中,存在自我竞争、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等问题。尽管市场各方面都在呼吁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加强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协调和监管,但新能源国际合作高度市场化,协调难度较大。

(原标题: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张世国:中国新能源企业应该这样布局“一带一路”)

编辑: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