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专家:“一带一路”为服贸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7-07-06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栾国鍌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在货物贸易增速连续四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致力于培育贸易发展新动力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对服务贸易地位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今年前5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2%,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从政府出台支持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到15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再到对国际运输、研发设计、离岸服务外包等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此,本报特邀业内专家,为服贸未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

专家圆桌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所长李俊

中国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首席服务外包专家、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金世和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

(排名不分先后)

以开放倒逼服务业改革

国际商报:当前我国在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在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还有哪些着力点?

李俊:目前,中国通过设立11个自贸试验区、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15个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及签署自贸协定,尤其是通过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CEPA协议的途径,在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成绩显著。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最新方案将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紧密结合,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开展试验,积极探索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并研究邮轮业、旅游业对外开放,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在区外复制,加快推动上海“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企业集聚。在服务贸易便利化方面,广州保税维修通关由4天缩短至1天,租赁进口飞机实现了1小时全部通关,国际展品实行24小时全天预约式通关。

不过,现阶段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集中在有限的试点地区,下一步还需加快在全国推广,尽快让广大企业和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金世和:目前,我国在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设立自贸试验区、设立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尤其是自贸试验区采取的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等措施,以及智能化和数据化的服务提升了通关和商检效率,吸引众多中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这为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供了保障。

然而,同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在市场占有率、整体竞争力、法律完备性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需尽快推广和复制自贸试验区等制度创新经验。学习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建立运营效率高、监管体制全、资金流通畅、人才储备丰富与服务贸易发展紧密相关的金融市场,建立集报关、检验检疫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站以及高水平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专业咨询公司服务水平等,这些都可成为下一阶段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着力点。

刘英奎: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大幅提升。首先,服贸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四部法律的修改、外商投资备案制的实施,这些都是我国服贸自由化、便利化大幅提升的体现。其次,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从时间轴上看,2015年北京市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16年10个省市和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采取的是逐步推进的模式。从地域看,先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区域以及11个自贸试验区等特殊区域内进行先行先试,之后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从行业看,对外开放清单将不断缩小,开放领域不断扩大。从深度上,一些限制外资控股的行业也将逐步允许外资增资扩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力度将逐步加大,开放地域、领域都将不断拓展。

刘英: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外开放步伐再提速,在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成绩显著。“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提速后,可以重点培育通信、金融、会计咨询及会展等现代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服务出口,打造中国优质品牌。

破除障碍为服贸发展“松绑”

国际商报:目前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障碍有哪些?如何从根本上破除这些障碍?

李俊:服务业深层次障碍主要是国内服务业发展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要么被当成社会事业来对待,导致医疗、文化等部分服务行业市场化不高,相关机构利用市场化机制实现发展的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同时,部分商业政策与工业政策差异较大,以水、电、气等基本费用支出为例,商业机构的定价远高于工业企业的定价,无形为商业(服务业)发展设置了阻碍,这与鼓励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导向相悖。下一步,需要分类对服务业进行改革: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部分行业的市场属性;另一方面需要为服务业企业减负,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参照工业企业标准,并在扶持政策上给予同等对待。

金世和:服务贸易是横向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有较高的关联度。随着信息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经济正在向具有服务经济和数字经济特色的时代迈进。服务贸易作为服务经济时代的主力军,边界模糊化,产业融合度高,低廉资源的大量投入被技术、模式创新来替代的特点明显。因此,要在“创新发展、驱动市场、共同发展”中提高相关部门的认知程度和创新观念。

刘英奎:虽然国内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但仍存在诸多体制和机制障碍。如金融、医疗服务、电信等领域存在垄断经营,服务领域需对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等问题。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首先,转变此前重货物贸易、轻服务贸易的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其次,加大改革力度,尽快消除服务领域的市场垄断;再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市场开放倒逼国内服务领域改革;最后,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速政策的落实,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完善促进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服务贸易结构升级。

刘英: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程序的不完善是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障碍,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统计体系。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稳步推进服务出口,发挥进口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未来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开放,放宽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

“一带一路”为服贸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际商报:服务贸易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既要深化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区域层面的互利合作,又要加强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未来哪些领域将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的重点?加强重点领域的合作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李俊: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合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设施服务,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分项目的后期运营维护。此类服务与互联互通紧密相关,是服务贸易合作的先行领域;第二类是商务服务,此类服务包括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主要服务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合作,是实现贸易相通、资金融通的配套和支撑;第三类是生活服务,此类服务包括旅游、教育、医疗等,主要是通过人员交流而产生的延展性服务贸易,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

下一步,我国要逐步实现“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向内容更丰富、经济社会效益更显著的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领域转移,让更多民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建议政府在国别层面或区域层面设立服务贸易工作组,分行业依次推进,并营造自由化、便利化的服务贸易合作环境。

金世和: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等正处在从纵向产业链向横向价值链整合的阶段。与此同时,在全球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为发展服贸提供了新领域。“能整合资源者得天下”“无外包不发展”。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对自身的一大挑战。智能化、数字化、互联化要求服贸企业在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同时融合其他产业,这才是服贸企业的最佳发展途径。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品质化则是服贸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

刘英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再提速。具体体现在,一是交通运输的国际合作将加快。中国已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国际运输及战略对接协定,与巴基斯坦等国签署交通运输领域合作等文件,这一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与档次将极大扩大和提升。二是旅游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热点。中国已与波兰等国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或旅游合作备忘录,与柬埔寨旅游部签署旅游合作备忘录实施方案。三是科技研发、教育、卫生等领域服贸发展潜力大。目前,中国已与黎巴嫩、突尼斯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和谅解备忘录,与俄罗斯等国签署了教育领域合作文件,与捷克等国的卫生部签署卫生领域合作文件。这些领域将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服贸合作的新热点。四是国际金融服务将快速发展。中国国家发改委将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中国财政部与亚洲开发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机构签署关于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随着金融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将快速发展。

刘英: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贸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海运港口方面,要加强海运企业与货主的合作,推动海运企业兼并重组,完善港口功能体系。在航空方面,要完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统筹制定国际航空运输开放政策,建立“空中丝绸之路”,鼓励各类航空公司通过联营合作、资产并购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推进中国民航“走出去”,促进中国民航标准、管理、技术、产品、服务输出。在铁路合作方面,要加强在技术咨询、勘察设计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中俄、中巴、中印等双边铁路合作,深度参与和承担铁路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支持铁路行业相关企业技术装备进出口等。同时,还要加强商务服务、旅游服务、建筑与工程服务、金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息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

(原标题:服贸发展提速何处着力?)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