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爽:无论在哪一方土地,都不负使命

发布时间:2021-09-03 来源:中华儿女 作者:华南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孙爽:无论在哪一方土地,都不负使命

“见屏如晤,新年吉祥,一切安好,勿念。”北京时间2月10日,中国农历庚子年除夕,辞旧迎新之际,孙爽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写下这样的新春祝福。

当地网络信号不好,打电话、视频都不方便,孙爽只能通过留言给家人、朋友拜年,“幸好大家都理解”。在与祖国有6小时时差的哈拉雷,这一天跟平常并没有不同。她接受患者咨询、开展中医治疗,工作之外,自己打点生活起居,与当地蚊虫“作斗争”。

从新冠肺炎疫情援鄂到两次医疗援非,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孙爽的2020年,总处在“战斗状态”。开展座谈交流、进行抗疫培训、为患者针灸诊治、参与编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建议书》、运营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两次援非均作为队里唯一一名中医专家,孙爽见证中医药在非洲大地上得到理解和信任。

1963年,中国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58年来,援外医疗队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受援国政府和人民赞誉,为增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作出历史性贡献。进入新时代,援外医疗工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深化国际卫生合作交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援助津巴布韦,孙爽可谓背负双重使命。“我有幸成为这场波澜壮阔抗疫斗争中的沧海一粟,我和我的战友、同仁们,无论在哪一方土地,都将坚守自己平凡岗位,身披战甲,心怀祖国,不负所托,勇毅前行。”

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新的大门

“远处的高山上,风怎么也吹不开的云带,像是要把赤道几内亚这抗疫的重重决心永远凝固起来一样。那么,来吧,让我们携手,痛快一战!”

这是2020年5月11日,孙爽作为中国(湖南)赴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刚刚抵达津巴布韦时写下的文字。一如孙爽的性格,文字也酣畅淋漓。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非洲所有国家,防控形势严峻。非洲整体医疗卫生水平不足,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曾在2020年5月7日预测,一旦非洲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败,疫情可能在第一年就导致非洲高达19万人死亡、4400万人感染。中国政府与社会各界支援的抗疫物资跨越重洋,运抵非洲多国。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津巴布韦也同样面临疫情危机,在津中资机构和企业、侨团组织,以及援津医疗队此前已纷纷伸出援手。

专家组共有12名队员,来自包括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内的湖南省内多家医疗卫生单位。孙爽是唯一一名中医队员。除了换洗衣物,她特意把中药香囊、穴位敷贴片、艾条等中药带上,为方便指导当地民众进行取穴、认穴,她把一个穴位人体模型也放到行李中。“中医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想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国医学传播到非洲,我希望中医中药能服务世界人民,使祖国医学在非洲大地传播。”

在津巴布韦,孙爽感受到当地官员和专家对中医药的期盼。“第17批中国(湖南)援津医疗队队长江志超告诉我,在大家努力下,哈拉雷最大的医院已经筹备非洲第一个中医科。当地居民平时有病痛,会寻求中医药帮助。”每次座谈,听说她是中医专家,大家纷纷咨询“中医药能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还会讨论中医药发展对当地传统医药的启示作用”。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还结合津巴布韦当时抗疫工作实际情况,集体编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建议书》,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孙爽记得,专家组从国内出发前就已经着手准备,“在去往津巴布韦的飞机上也一路反复讨论、修改,在津巴布韦期间,大家又针对当地情况多次讨论,对《建议书》进行完善”。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致信中国赴津抗疫医疗专家组,感谢中国政府以及中方专家对津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措的坚定支持,感谢中方大力分享抗疫经验和做法,并向专家组致敬。姆南加古瓦在信中说,“中国专家组分享的一线抗疫经验对津巴布韦的医护工作者以及科研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他本人以及津巴布韦政府及人民对中国专家组协助津方抗疫深表谢意,他向中国专家组致敬。

2020年5月25日,孙爽跟随专家组转战赤道几内亚。次日一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座谈会便紧锣密鼓开展。中方专家组和赤道几内亚新冠肺炎应对与监测技术委员会成员一起回顾赤道几内亚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就新冠病例分布、救治方案、中医中药、防控措施等进行交流讨论。直到暮色降临,讨论仍在进行,“这种节奏和方式,考验着专家组每一位专家的临场应变能力”。

孙爽说,一天下来,N95口罩像“长”在脸上,摘下来时扯得皮肤有点生疼,每个人脸上都有深深压痕。赤道几内亚闷热天气里,大家衬衣被汗水沾湿,粘在身上。晚上9点后才能吃上晚餐,而后是共同加班讨论第二天可能谈到的问题,“这恐怕就是‘逆行者’的样子,也是‘湘军’的传统和风貌”。

在非洲28天,孙爽穿行7个时区、2个季节、2个国家,走访72家机构和单位,开展救治和防控培训24场,负责解答关于疫情期间员工自我管理及新冠不同分型中西医治疗策略,服务华人华侨、中资机构,线上线下、国内国外互动,听众和观众逾360万人次。很多人咨询时情绪焦虑不安,专家们用最严谨、最通俗的话细细讲解,用最温柔、最坚定的语气来鼓励加油。孙爽说,最后一句“祝您健康”,是接电话的专家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祝福。“在对每通电话解答后,我们都记下问题,综合梳理出最常问的十几个问题,交给大使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让所有打电话和没打电话的、在焦虑惆怅中的华人华侨同胞们多一份安心和信心。”

一位华侨同胞给孙爽发信息说:“非常感恩!感谢祖国和所有专家,你们让华人感觉到来自祖国的关心,诚祝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并用是我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大特色,也是亮点,在津巴布韦、在赤道几内亚,两国领导人及内阁成员接到孙爽代表中国专家组赠送的中药防疫香囊后,都爱不释手;古巴政府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长也积极参与到关于中医药的讨论当中……

“此次与非洲国家合作抗疫、分享经验过程中,很多人问起中医药,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怀疑,有的饶有兴致、跃跃欲试”。不管怎样,孙爽都耐心解答。她乐见更多人看到、了解中西医药互补、协同抗疫的优势。中国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湖北和全国地区中药总使用率、湖南中医援鄂医疗队99.6%治愈率等一系列数字,同样具有说服力,“这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新的大门,也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供更广阔平台。很高兴中医药慢慢走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津巴布韦当地时间1月26日晚,孙爽(右)和医疗队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柳威,到哈拉雷某医院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救治

除了中医药本身,孙爽希望非洲国家了解更多中医发展经验。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个集中”是基础,中西医结合是方法,中医药千百年来治疗疫病积累的经验、国家对中医发展的支持和推动、当代中医药人的传承与坚守,都是此次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底气。孙爽说,“中医药带来的合作不仅仅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公共卫生领域、教育、文化交流、中药材经贸合作等多方面合作都有长远意义”。

无论在哪一方土地,都不负使命

或许正如孙爽2020年6月8日挥别非洲,回国时所说:“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告别的时候,向前的人不会流泪,不会停步,心里想说的,说过的没说的,都在挥挥手里。如果注定,都会后会有期。”

因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孙爽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与此同时,她接到第二次医疗援外任务。

1973年,湖南省向西非国家塞拉利昂派遣第一支医疗队。48年来,湖南向塞拉利昂和津巴布韦共派出长期医疗队38批次469名队员,派出短期医疗队13批次121名队员。2014年,在塞拉利昂爆发埃博拉疫情的危急时刻,湖南紧急组织43名援塞抗疫医疗队员,不远万里进行医疗援助。此次出征的是中国(湖南)第18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他们将在津巴布韦开展为期一年救援任务。

似乎一切顺理成章,孙爽二次出征。津巴布韦时间2020年9月27日,她时隔四个月再次踏上哈拉雷的土地。按照津巴布韦疫情防控政策,医疗队抵达后先进行14天隔离。尚在隔离期内,微信“健康咨询群”不断跳出信息,向中国医疗队员咨询、问诊。有人牙疼,有人肚子疼,有人产后头疼,有人骨折后腿疼,可能要拆钢板钢钉,有人血压高没药,有人肺炎之后咳嗽许久不好……“顾不上倒时差,我们尽量以线上解答方式解决一部分患者面临的医疗问题。”

这一次,孙爽仍是医疗队里唯一一名中医医师,她的任务很明确:运营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

针灸中心经国内外相关主管部门、在津侨胞和第17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努力创建而成,2020年9月25日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南部非洲首个中国中医针灸中心,也是中国在津巴布韦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中心。针灸中心启动暨揭牌仪式上,中国驻津大使郭少春说:“这是中医药在津巴布韦零的突破。”津巴布韦副总统奇温加在致辞中讲道:“中医药将载入《卫生条例法》,中医针灸中心将载入津巴布韦历史史册。”

几乎没有时间熟悉情况,当地时间2020年10月13日,结束隔离第二天,孙爽上岗了。橘黄色房顶,白色墙壁,简单的巡诊台,上面红、绿主色,外加黄、蓝、紫等各色彩条的logo,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装饰简洁温馨,“很多华人华侨患者和当地患者到中心来就诊,我们利用针灸等方式开展辅助治疗”。

2021年元旦,一面印有“银针妙灸祛疾,津国中医湛技”金色大字的锦旗,成为让孙爽惊喜的新年礼物。锦旗来自患者、当地华人徐先生。“去年12月,他在一次受寒之后患上急性面瘫,因为疫情,就医不便,他很绝望,听说我们医疗队里有中医,就赶快过来求助”,孙爽对徐先生当时情况记忆犹新。那时孙爽重感冒尚未痊愈,但仍为徐先生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不能中断,患重感冒的孙爽坚持半个月时间不间断治疗,徐先生痊愈。

孙爽(左三)、中国援津巴布韦专家组与津巴布韦医生讨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案

在万里之遥的他乡遇到祖国医生,孙爽的针灸技术和暖暖乡情,让徐先生惊喜而感动。哈拉雷当地制作不了锦旗,徐先生托人从中国订制一面锦旗,又一路辗转,赶在2021年元旦当天,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孙爽。现在,这面锦旗就挂在中医针灸中心墙上。孙爽每每看到,都会自豪于越来越多的人见证、感受祖国传统医药疗效和魅力。

津巴布韦的生活单调、艰苦。尤其因为疫情防控,孙爽和医疗队的生活两点一线。早上从基地出发,乘班车到定点医院,下班后统一乘车返回,节假日、休息日不能私自外出,“国内一些普通娱乐活动,在这里都是奢望”。

医疗队驻地院子里,老井早已干涸,新井打出来的只有昏黄的泥汤,医疗队喝水靠从饮用水公司买,储存在院子里一座三四米高的水塔中,有时送水不及时,一小瓶矿泉水要节省着用一天。停电也是常有的事,一团漆黑中,通讯也困难起来。

2020年10月2日,抵达津巴布韦三天的孙爽和医疗队队员们,在异国他乡度过国庆节和中秋节。唯一一盒月饼是医疗队队员、湖南省脑科医院麻醉科医生李勇从国内背来的。“他爱人觉得我们在这里过中秋,可能没有月饼吃,临行前在他眼看要超重的行李中强塞了一盒莲蓉蛋黄月饼。”队里人多,那一晚他们分吃月饼,每人只切一小角。最后一个整块月饼,大家没舍得切,轮流拿在手中拍照发给家人,遥寄平安讯息。孙爽说,她不爱吃月饼,每年中秋节都是“母亲像喂药一样往嘴里塞一块,应个景,寓意团圆”,但这次分食的月饼格外香甜,“不知是思乡让月饼更美味,还是别样的团聚让味觉更包容”。

在非洲的日子,孙爽错过女儿两周岁生日;不能陪在父亲身边庆祝他的生日,仅以一封家书和一双网购的鞋子,为父亲送去祝福……不过,孙爽顾不上考虑这么多。白衣执甲,她是那个无论在哪一方土地上,都必将不负使命的战士;也是在万里之遥的非洲,以医者之责和高超医术传播中医理念的杏林使者。孙爽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医药作为华夏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让世界瞩目,我作为一名中医人深感自豪。”

孙爽(左二)和医疗队队员商讨诊疗方案

在孙爽运营下,中医针灸中心日益步入正轨。中医是大内科,各个科的病人都可能接触到,包括传染病。孙爽和同事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当地各类常见病提供医疗援助。现在,中医针灸中心每天一开门,孙爽就被前来问询、就诊的患者围起来,“经常同时回答十几个患者的问题,很累又很高兴”。

“凡大医治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

“凡大医治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对医德的论述,时常被孙爽用来自勉。

85后浙江姑娘孙爽,并非生长于医生世家。出于对医者社会责任的认同和对中医的兴趣,她在高考时选择湖南中医学院,报考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零起点”进入中医学领域,孙爽将中医学习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融为一体,“书法国画、诗词歌赋、中医药典籍,相辅相成,相互关联,把它们融会贯通,真的很有趣,值得思考和探索”。

从医十余载,天地仁和、止于至善的医者仁心早已镌刻于孙爽心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孙爽和同事们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晨会时,主任讲新冠肺炎疫情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讨论应对措施。当时我就想,如果疫情来了,我将义不容辞第一时间走上第一线。”2月19日晚,近11点,正在值夜班的孙爽看到单位在微信群里发出援鄂号召。“当时第一反应就是,疫情真的来了!需要我们上战场的时候到了!”

来不及跟家人商量,孙爽第一时间回复“我愿意去”。几乎同一时间,很多同事在群里报名,群消息闪个不停。第二天早上9点,孙爽接到通知,成为湖南首批中国中医援鄂医疗队成员。

两天后,2月21日,孙爽出征武汉。刚下高铁,车站工作人员列队鼓掌、鞠躬,对援鄂医疗队说“武汉感谢你们能来”,这让孙爽格外有感触。第一次来到这座九省通衢之地,便看到一片肃杀与沉寂。“偌大的武汉空空荡荡,路面上只有我们的大巴车飞驰而过,令人难过。看到眼前场景,我决心战疫到底。”

孙爽(左)与当地建筑单位商讨基建项目后合影

武汉首座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是孙爽的阵地。戴好护目镜、穿上防护服,热情爽快又细心体察的孙爽,有时是患者依赖的“大白”,有时是办法多多、总能让大家放下思想包袱、开心康复的“孙大圣”。这两个形象,她都喜欢。“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孙爽说,“对于医者来说,这句话质朴、神圣。尤其当时武汉尚处疫情中心,方舱医院、隔离观察让很多家庭亲人分离,及时体察患者情绪,设身处地理解他们,想方设法缓解他们的焦虑,更加重要”。

有时,患者看到其他患者核酸检测很快转阴,自己却迟迟不见好转,很着急,孙爽就劝他们,“个人体质不一样,病情好转速度也不一致,所以不急一时,安心再陪我们几天”。

孙爽曾在援鄂抗疫日记中写下这样一个故事:“大圣大圣,我明天又要做咽拭子了,你说阴性好还是阳性好呢?”这是一位会跳拉丁舞的小妹妹,在妈妈提前出舱后的几天里,依然朝气蓬勃,喝着孙爽悄悄给她带进来的旺仔牛奶,使劲招手。没等得及回答,她自己马上又接了话茬:“阴性的话,我就很快可以出去见我妈妈了,但是我又舍不得小宇姐姐他们,所以我又有点觉得阳性也可以。”

孙爽感慨:“到底是童言无忌,但也最单纯直白。”残酷疫情中的医患情谊,让她倍感人间温暖。

2020年3月10日,送最后一批治愈病人出院,江夏方舱医院宣告休舱。中国中医援鄂医疗队完成患者“零死亡、零感染、零返舱、零事故、零投诉”工作目标。医疗队成员在江夏方舱医院外合影留念,坚守最后一班岗的孙爽蹲在第一排最左边,脚上的套鞋都未来得及换下。

身处抗疫前线的日子,孙爽在日记中写道:“这一段旅程,见天地,见众生,再又见自己。人类的善良,应该就是看到生命奄奄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不顾一切,这是医者本质,也是心底本真。”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孙爽每一段历程的体悟和坚守?

2020年10月,孙爽作为医疗队成员刚到津巴布韦时,曾收到一位叫HOPE(希望)的当地女孩的手写信。“这是一个很早就希望能当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女孩,我们5月来到津巴布韦时,她就想给我们写信,但担心得不到回复而作罢。这次得知中国又有医疗队来,她下决心写下这封信。她觉得人生来就是为了与他人分享而不是保留自我”,孙爽说。HOPE在信中写到,“真正的勇气是当每个人都说不可能的时候我们依旧追逐梦想”,“我可能还年轻,但是如果能有你们一路随行,我终有一天会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孙爽读罢,心生感动。

平复心情,思索良久,孙爽反复斟酌合适措辞,回复这封特殊来信:“激情是璀璨的焰火,沉淀是持久的前进力。特殊时期里,我们希望能通过视频、图文等交流方式来为当地志愿者们提供专业的医学和防疫培训,让每一个人都能安全、没有后顾之忧地实现自己的梦想。HOPE there is always a hope!非洲篇章我们一起书写。”

落笔之处,她想起自己曾经带教的医学院同学;想起援鄂凯旋后,她曾经与同学们做过的分享讲座。她深知,经此一役,很多医学生心中使命感更强,“希望疫情尽早结束,而这特殊一课所带来的震撼持续日久。这种震撼和共情,是全世界卫生健康事业永驻的基石”。

就在半个多月前,津巴布韦当地时间1月26日晚,医疗队接到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某医院电话,请求医疗队紧急会诊一名当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刚准备休息的孙爽和医疗队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柳威,提起早准备好的防护包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穿着密闭防护服,持续几个小时对患者进行救治。第二天上午,患者精神状态及呼吸等均有明显改善。

孙爽作为中国专家组成员,到赤道几内亚进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援助

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天下一家,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是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承诺,是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的决心和真心。孙爽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经贸往来,而且有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友谊传递,这需要心手相连,构筑友谊桥梁。“医疗工作者虽不是‘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但我们是友谊桥梁构建者、护卫者。”

“孩子们尽情玩耍,我们尽情拥抱。”2020年末,孙爽如是期许,热情明媚,一如既往。

(原标题:封面人物 | 孙爽:无论在哪一方土地,都不负使命)

编辑: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