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夏锦文:“一带一路”协同合作 相向而行共谋发展

发布时间:2017-08-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夏锦文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球形势发展变化、统筹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举措。作为增进国家间沟通交流、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和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具有坚实稳固的发展基础。

树立协同合作的宏观思维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各国必须寻求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

协同合作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潮流。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5世纪初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一代又一代“丝路人”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平等相待的精神、互利合作的理念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并让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赓续久远。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向人们清晰地证明,无论相隔多远,只要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既是“一带一路”建设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强大生命力所在。树立协同合作的理念,对于中国而言,重点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不断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在合作中将经济优势转化为互补优势,共同推动区域国家间的互惠共赢和繁荣稳定。对于沿线国家而言,关键是着眼合作共赢,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牢牢坚持“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人间正道。

注重协同合作的系统设计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追求的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我们要建设的不仅是修路修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

坚持全局思考。“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但又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涉及国际关系、产业布局、自然生态、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要站在拓展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和为世界发展繁荣作贡献的高度来认识“一带一路”建设。就拓展中国对外开放发展而言,要加快开放的步伐,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就为世界发展繁荣作贡献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中国把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联系起来,实现各个区域、各个国家生产要素及产业产能优势互补。

关注重点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突出重点,寻求有效突破,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因此,要聚焦重点方向、重点国家、重点领域,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引领,着力推动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把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机遇、新动力。

构建协同合作的机制平台

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站位高远的系统设计,需要务实管用的平台来落实。事实证明,“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交往纽带,是由中国首倡、沿线各国共同受益的合作框架和交往平台。因此,要积极构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制平台。

互联互通是支柱。“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坚持互联互通,结合中国自身实际和沿线国家需求,把高铁、核电、电力等优势产业及交通运输、油气输送等矿产能源资源产业和金融、旅游等产业平台做实做细。相关技术也是需要精心打造的平台载体。当前沿线国家的法律法规仍有差异,区域自由贸易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甚至还存在一些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交通物流运输信号也都存在差异,这些都迫切需要优化和完善。

合作机制是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应注重与现有双边和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而不是要挑战或替代现有双边和地区合作机制,并通过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分歧解决机制来消除合作中的政策壁垒、区域壁垒,在纷繁芜杂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中抓住发展这一最大公约数,使各方经济发展政策有效对接。构建合作机制的重点是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瞄准“五通”主线,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合作机制建设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坚持高度灵活、多元开放和包容互通,推进具体项目时兼顾多方利益,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有序推进。

交往互动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密切的交往互动。比如,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现有平台的作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也不应忽视。这些都是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载体。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夏锦文)

(原标题:“一带一路”协同合作:相向而行 共谋发展)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