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洪君:“一带一路”的南向通道建设亟待加强

发布时间:2018-09-11 来源:太和智库 作者:于洪君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一、南向通道建设的提出及其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国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安全对话更加务实。中国与周边各国通过联动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意义和影响日益彰显。但是,中国西部地区因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依然不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通过提升与新加坡的合作规模和水平,共同建设互联互通南向通道。

2014年8月,第三个中新双边国家级合作项目正式提议设立,明确提出该项目将设于中国西部。

2015年11月6日,中新项目宣布落户重庆。次日,中新两国发表“关于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布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第三个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即以重庆作为中心,以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合作作为重点,正式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2016年年初,中新双方在重庆举行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揭牌仪式,召开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4月,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交流会在重庆举行。会议确定双方将在金融、现代物流、航空、信息通信四大领域继续深化合作。

截至2017年8月,双方根据两国政府签署的各项协议,建立起三级合作机制,初步编制成型有关重点规划,并且出台了中方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新方一大批创新举措。签约重点项目达90多个,资金总额近200亿美元,项目的示范性、辐射性、带动性明显。

从南向通道建设基本情况看,中方提出这一动议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中国西部地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综合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打造一条新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从而使没有出海口的西部各省市区,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进入新加坡及东盟国家主要物流节点。南向通道的开通和有效运营,向东将有助于西部地区扩大对东北亚地区的进出口,提升长江水运通道的进出口效率,向北将有助于对接中欧班列,缓解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输压力,进一步拓展西部地区与东北亚、中亚和欧洲的联系,使西部各省区在新一轮大开发中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协同发展,有效破解西部地区交通困局,建立起东西互联、南北互通、内外兼容、联动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经济合作格局。其作用和影响,不亚于正在全力推进的“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对东南亚地区同样重要。有了这条通道,东盟国家的商品,可以经由新加坡直达重庆,并以重庆为枢纽,向中国西部各省市区输出,同时也可经重庆进入中欧班列,直接输往中亚、俄罗斯及东欧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市场实现对接。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化大通关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打造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完全符合这一精神。换言之,建设南向通道,一可促成西部地区发展变革新格局,带动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二可拉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使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机结合;三可优化“一带一路”总体布局,服务于睦邻友好关系建设,服务于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二、南向通道建设的当前态势与未来前景

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涉及中国西部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南向通道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纷纷制定并提出符合各自发展需要、同时又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建设思路和规划。

广西拥有西部地区最大和最主要的出海口,南向通道工程的龙头部分在广西。广西正在根据南向通道建设的总体需要,打造海铁联运国际贸易物流主干线,巩固提升连通中南半岛的跨境运输线,开通北部湾港通往重庆等地的班列,形成连通北部湾与西部主要城市的陆向协作网络。同时,开通至新加坡、香港等地的集装箱班轮,提升集装箱吞吐能力,将北部湾港打造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南向通道多式联运综合信息平台。

近两年来,广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协调推进南宁—贵阳高铁、钦州港东站扩建、防城—东兴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南向通道的运输能力。与此同时,广西还集中力量推进南宁—凭祥铁路、钦州集装箱办理站等40多个新的重点项目,加快在北部湾港、南宁、凭祥等地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培育现代化多式联运运营主体,加快构建有助于互联互通的多式联运体系。2017年4月,南向通道北部湾—重庆班列成功试运行。同年9月,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常态化班列由重庆首发,标志着南向通道建设步入快车道。2017年底,中欧班列新增中国南宁—越南河内运行区间,打通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广西凭祥对接东盟的铁路运输大通道。

2018年5月,钦州港—昆明班列实现双向首发,而钦州港—重庆、钦州港—成都班列此前已经开通,此三趟班列与广州—河内中越班列以及“陇桂新”“蓉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陆续成功开行,使南向通道的铁路运输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广西铁路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南宁中心正式运营,其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和出海出边货物集结点,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7月16日,作为南向通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广西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一项目顺利启动,标志着南向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又有重大进展。

重庆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优势,决定了它在南向通道建设中重要枢纽与中心结点的地位。2016年,重庆开通了跨境公路班车,2017年又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常态化运行的“渝黔桂新”铁海联运通道班列。据统计,自2017年启动南向通道建设以来,仅从重庆经广西北部湾港直达新加坡的进出口货物,就已经到达35个国家和58个港口。西部地区商品出口运输成本已大大降低。

四川省以“多点放射、多路并举”方式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南向布局了20条高速公路大通道,目前已建成8条,到2020年底,还将新增4条。2018年6月,宜宾至北部湾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双向开通,四川南向出海的对流通道全面贯通。空运方面,四川已开通近20条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航线,航线网络基本覆盖东南亚重要枢纽城市。

云南与越、老、缅山水相连,建设南向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目前云南与越、老两国共开通28条客货运输线路,经由云南的中缅原油管道已正式运营,中老、中缅两条光缆传输系统已投入使用。泛亚铁路作为南向通道的陆上通道,东线昆明、玉溪、蒙自至河口段2014年底已通车。中线玉溪、普洱、景洪至磨憨段,西线大理至瑞丽段,均处在建状态,预计2022年通车。境外段中老、中泰铁路,也已开工。在贵州,全省正在以“加强多式联运国际大通道建设”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式联运”新格局。

甘肃参与南向通道建设的目标是将兰州打造成“一带一路”西北地区货物集散中心之一。通过建设中的兰州国际港务区,接通兰州与重庆西部物流园、广西钦州港的联系。为实现上述目标,甘肃成立了南向通道建设推进组,下设铁海联运、贸易和通关一体化、人文旅游、临海飞地经济、大数据5个小组,全力筹划和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2017年9月,兰渝铁路全线开通,兰渝线缩短约700公里,南向通道的交通瓶颈被打破。2018年1月,甘肃省首列南向通道国际回程班列从广西钦州港抵达兰州。依托“渝新欧”中欧班列与“兰州号”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的集货发运优势,甘肃物产走向世界、世界物产进入甘肃已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

三、加快南向通道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南向通道建设的初期成果和发展前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不久前考察南向通道建设时,对通道建设的当前态势非常认可。他表示,新加坡可以在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衔接至域外国际市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有助于推动中国西部整体的经济发展,吸引更多外国及新加坡企业通过重庆扩展在中国西部的业务。同样,中国企业也能通过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新加坡作为进军东南亚和其他国际市场的基地。亚非欧地区12国驻华使节考察时也表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将中国同东盟、欧洲甚至非洲连接起来,运输成本更低,发展潜力巨大。他们希望本国借助这条通道,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加强区域经贸文化交流。

西部地区建设南向通道热情高涨,国际社会对南向通道期望值很高,切实做好如下工作,进一步开启南向通道建设新高潮。

(一)尽快完成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国家层面对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指挥。中央有关部门宜制定和发布政策白皮书类的指导性文件,将包括西藏在内的西部所有省市区全部纳入南向通道建设范围,明确南向通道建设的大政方针和阶段性工作目标。通过文件提供的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使我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诸多方面实现全要素的对接和集聚,最终实现域内域外贸易和生产要素全方位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加强南向通道建设的统筹协调,国家层面可考虑成立协调领导机构,各部委与各地政府,应积极配合,建立相应机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西部地区已有八省区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将“南向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建立健全域内外协调合作联动机制,将南向通道建设与国家特别是本地区“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验不足和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要全面推进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创造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局面,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打破地域界限和机制障碍。2017年8月,渝桂黔陇四地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和相关文件,描绘出合作共建南向通道的大格局。2018年全国“两会”后,上述四地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了共建南向通道工作要点。内蒙古等6省区代表应邀参加,各方就南向通道建设形成共识并提出“重庆倡议”。建议在此基础上,西部各省市区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东部地区省市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和东部发达省市区的参与,努力把南向通道建设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过程中,各方要科学定位、厘清优势、准确发力,而不要一哄而上、盲目攀比、重复建设。要解决好当前与长远、域内与域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以及机制体制、标准规范对接,优化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抓好南向通道建设,首先要大力发展和完善国内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相关配套设施,提升自身的互联互通水平,包括产业园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要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做好与东盟各国人员往来便利化、货物通关便利化、边境交通便利化、贸易投资便利化、货币兑换便利化、信息交换便利化、安保合作便利化等相关工作。要在不断改善自身营商环境的情况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越来越多的境外伙伴,首先是东盟国家的企业,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南向通道建设中来。

(四)中央政府要努力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好南向通道建设的资金支持问题。西部地区自然禀赋总体欠佳,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多数省市资金不足的矛盾极为突出。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网络建设项目造价高,投资效益低,融资难度大的问题愈发难解。无论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总体布局出发,还是从实现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考虑,国家都必须保证对南向通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扶上马,送一程”,通过实实在在的财政金融支持,为西部地区最终形成完好的自身造血功能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使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完全跟上其他“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步伐。(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