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海峰:“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最鲜明特征

发布时间:2018-12-10 来源:丝路瞭望 作者:王海峰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新时期对外开放需要“一带一路”引领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得中国经济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经济,大大提升了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能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为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一带一路”助力改革和开放互动发展。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对外开放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大量鲜活的案例,对外开放也使得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对外开放更是推动我国市场体制不断完善的外部动力。可以说没有对外开放,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就可能走更多的弯路,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为更宽领域和更大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打开了空间。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全面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倒逼国内改革深水区的攻坚克难,更好地引领把握新常态。“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改革和开放进入新时代。

“一带一路”使我国由重点开放转向全面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对外开放不仅由点到面有序推进,而且也由重点领域开放向全方位开放展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时代要求。相对于我国制造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还有较大空间。制造业对外开放帮助我国成为制造大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也会帮助我国提高服务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试验基础上,我国经济全面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深入将会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开放。

新时代改革和开放需要“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由被动适应全球经济贸易投资金融规则,到主动参与全球和区域规则的转变,需要“一带一路”来引领。加入WTO前,中国参与全球经贸投资合作,主要是被动地适应全球经贸投资规则,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来助力国内市场化改革。加入WTO后,中国开始主动参与全球经贸投资规则的制定,在继续扩大开放的同时,与东盟等十几个经济体开始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制造业、出口和利用外资大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话语权和投票权明显上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不仅为全球经济稳定作出贡献,也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高水平自由贸易网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成为全球和区域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最鲜明特征

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鲜明特点。

1978-199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试点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其后13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大背景下进行对外开放的试点,重点是推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贸易管理制度改革,核心是为了出口创汇。同时,也在摸索市场经济规律,积累对外开放经验和信心,为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

首先,通过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沿海城市的特区建设,制定特殊的政策法规体系,引入市场经济的做法,来吸引港澳台等外资投资,提高效率刺激生产,建立面向海外市场的出口加工基地,来换取外汇支持国内经济建设。1984年5月特区经验和做法被部分地复制推广到沿海14个城市;1988年进一步推广到沿海140个市县,之后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4月浦东新区设立。

其次,通过在全国设立经济技术开放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特殊的产业和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扩大出口规模。1984年9月国家在大连设立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以吸引日韩等外资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大中城市落地开花。1988年5月国家在中关村设立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用以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之后也出现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技术开放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最后,开始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为之后的国际贸易发展铺路。1990年6月外高桥保税区在浦东新区设立,这是我国境内的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区的设立使得货物可以在保税区与境外自由出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验许可证件,免予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极大地改善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了对保税区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将我国对外开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经过28年的努力,外高桥保税区已经发展成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板块。

1992-2002转型时期的重点开放。十四大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市场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重点是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核心是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创造条件。其间,我国成功地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亚洲金融市场稳定和亚洲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先行。1994年1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将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重点一是制定对外贸易相关法规政策体系,1994年国家颁布了对外贸易法,之后逐步取消了进出口指令性计划,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实行公开招标。二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运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国际通行手段支持外经贸发展,成立进出口银行为对外进出口贸易提供信贷支持。三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建立了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了外汇留成。四是主动降低进口关税,扩大进口产品范围;1996年4月,我国对40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总水平降至23%。五是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进行股份制试点,1998年国家给予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六是扩大强化进出口商会的协调服务职能,完善外贸经营协调服务机制。这一时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先后提出了“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大经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实行更加积极的利用外资政策。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明确了大胆利用外资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迎来了利用外资的一次高潮。1992年新批合同外资金额超过前13年的总和,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比1992年增长1.5倍。此后,中央确定了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拓宽利用外资领域,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工业、农业和部分服务业,我国吸收外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1997年召开了全国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指导思想。从1996年到2000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保持在年均4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改革对外援助和合作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援外工作重点是帮助受援国发展当地有需要又有资源的中小型项目,并与发展多双边互利合作的经贸关系相结合,促进受援国和我国经济共同发展。1995年开始对援外工作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推行优惠贷款,由我国政府向受援国提供具有援助性质的贷款,国家用援外经费贴息,以扩大对外援助的规模,提高援外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双方企业的投资合作。另一方面推动援外项目合资合作,以利于政府援外资金与企业资金相结合,扩大资金来源和项目规模,巩固项目成果,提高援助效益。

2002-20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面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为中国经济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打开了新的空间,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全面与国际规则接轨,重点是外经贸制度的全面调整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核心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好基础。其间,我国成功应对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复苏作出了贡献。这些,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贸易投资金融货币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按照入世议定书承诺,我国修改完善了对外贸易法规体系,政府不再干预进出口贸易,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对外资全面实行国民待遇,扩大了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利用外资规模上升到全球第二位。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汇率基本实现了自由浮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提速。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走出去”投资生产经营,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主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进口,努力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国际收支顺差占GDP比重明显下降。

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加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开始与部分经济体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对外开放水平开始超越WTO要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使东盟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自贸协议谈判。2004年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2005年7月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2009年8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上升,国际合作呈现新的亮点。2002-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第5位上升到第2位,2001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8年超过3000美元,2012年超过6000美元。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首次部长级会议,开启了中非全面合作的新模式,2006年中国设立中非发展基金,用以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受到非洲国家的欢迎,中非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并逐渐由反恐和安全合作逐步发展成为经贸投资、基础设施、能源环境、金融货币、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国际合作和发展组织。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鲜明特征。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复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主线。“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倡导和维护新型全球化的重要途径,推动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重点是形成开放发展新理念,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是围绕“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形成开放发展新理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必须用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外部空间。二是坚持沿海开放和沿边开放相结合,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三是坚持制造领域开放和服务领域开放相结合,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四是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相结合,依托“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五是坚持多边开放和区域开放相结合,发挥“一带一路”的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引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近五年,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互动发展,已经由上海1家发展到东中西和东北12家,海南省成为最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始探索自由贸易港政策。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由2013年的190项减少至2018年的45项,总量减少了75%。自贸试验区取得的一批经验和做法已在各地推广复制。上海、天津、广东、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方案落地,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改革开放高地。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扩大对外开放和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的重大战略举措。近五年,“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倡议转变为现实,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加强了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增进了战略互信。二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主体框架,大力推进互联互通、产业和金融合作。三是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运输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四是建立了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青年、媒体、智库等领域合作,夯实民意基础。(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