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专家:以自由贸易为主线深化中日韩开放合作

发布时间:2018-12-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赵姗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日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外交学院、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韩国东亚财团合作,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机构支持,在海口举办了以“新环境下的中日韩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中日韩合作对话。来自中日韩三国13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围绕“新环境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对话。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内外新环境,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是三国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秩序的重要选项,是释放区域合作潜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选项,是三国应对内外挑战、形成增长新动力的重要选项。

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自由贸易进程是中日韩的共同选项

首先,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是中日韩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共同选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新环境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推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张蕴岭提出,在“美国优先”的战略下,美国政府采取的单边贸易保护措施,对二战后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共同发展为特点的多边和区域贸易体系形成挑战。中日韩三国应维护开放、包容的全球多边和区域贸易体系。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会长日下一正认为,日本、中国、韩国三国应该为追求更加良好的全球化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韩国庆熙大学荣誉教授、韩国产业研究院原院长金道薰认为,面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压力,中日韩三国必须通过向对方开放市场,实现价值链的深度合作,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

其次,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是释放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选项。张蕴岭认为,中日韩是东亚地区、亚太地区、印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引擎,尤其是中国市场是中日韩三国市场最重要的基础。东北亚和平发展新局面给中日韩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将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迟福林认为,中日韩三国深化相互间的市场开放,消除贸易投资壁垒,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三方合作,将促进东亚地区和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韩国国家统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林岗泽认为,朝鲜有改革开放的需要,南北之间的经济合作不只是南北之间的问题,应当通过与中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合作扩大南北合作,释放东北亚区域发展潜力。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朝鲜如果走上开放的道路,对东北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需要把朝鲜开放及与朝鲜的合作纳入到东北亚整体的合作框架中。

第三,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的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明显上升。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认为,中日韩合作是大势所趋且具备现实基础,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推进和完成三国自贸区的谈判,减少无谓的竞争,做大合作的蛋糕,共同促进地区繁荣和发展。迟福林认为,从现实情况看,在东亚区域内,东盟一体化的程度较高,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则相对滞后,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相对滞后。目前,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仅占三国贸易总量的19%,低于东盟(24%)、北美(42%)、欧盟(65%)的水平。深化中日韩合作,显著提升三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魏苇指出,东北亚形势出现向好变化,中日韩三国之间双边关系的改善,中国进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这些对深化中日韩合作来讲都是重要机遇。应抓住机会加快推进三国合作。

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要加快

一是破除阻力,加快签订基础性协议。迟福林认为,中日韩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三国经济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性,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释放中日韩一体化市场的巨大潜力。张蕴岭提出,在一揽子高水平的自贸区协议难以很快达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签订基础性协议。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会长日下一正认为,无论三国关系缓和或紧张,都应该加强三国的合作。

二是先易后难,改变中日韩自贸区推进方式。张蕴岭认为,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挑选一些容易推进的领域先行开放。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浦田秀次郎提出,在三方易于达成一致的领域先开展合作,在协商比较困难的领域则可以先定最终目标,例如,用多少年达到95%零关税或取消准入的状态,然后由各国制定计划和措施,务实地一步一步实现目标。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原院长蔡旭建议采用“双轨推进”的办法,先就非敏感行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协商一致,再逐步协商敏感行业。

三是以自由贸易带动形成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提出,与几年前相比,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条件更加成熟。例如,中国已形成巨大的环保市场,加快中日韩自贸进程有利于日韩两国的企业到中国投资环保产业。同时,三国在货币互换、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认为,中日韩绿色产业或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例如,环境的精细化管理、环保产品及服务标准制定、清洁能源产业、环境治理等领域还有许多合作潜力尚未开发出来。韩国科学技术院绿色增长研究院客座教授、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金相浃认为,三国都有绿色增长的发展导向,在绿色技术、新能源、新交通、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日韩企业间有许多的合作机会。

四是发挥地方在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进程中的作用。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提出,在新形势下,中日韩三国中央政府达成的合作协议,最终的落实主要是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产业合作,二是地方合作。中日韩三国应在各自的地方发展规划上加强对接与合作。三国间地理相邻的地方之间或三国重点开发和开放的地区之间,应率先加强政策沟通和对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加强中日韩三国合作框架下的地方合作,主要有三个领域。一是制度性合作领域。可以看到,在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中,开始更多地包含地方合作的内容。二是功能性合作领域。例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开展合作。三是产业领域的地方合作。例如,在未来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中,有许多新的领域比如健康、养老产业等需要扩大开放,需要加强和其他国家及其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些领域的开放对于日本、韩国的许多企业来说恰恰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宋晓梧提出,东北东边道经济区域地处东北亚开放前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独特区位条件,应抓住机遇加快东北东边道区域建设,以构建共享社会新理念推进东边道建设,以交通运输网络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业合作为突破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东北亚地区合作为平台提升开放水平,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构建区域合作机制。

扩大中日韩服务贸易

一是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形成中日韩服务贸易的新空间。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城市健康研究生院院长崔秉浩认为,中国、韩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已经是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对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很大,中日韩在医疗健康领域合作空间很大。

二是服务贸易发展是深化中日韩合作的最大潜力。迟福林认为,中日韩都应以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加快三国在服务贸易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投资、知识产权、竞争中性、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谈判。郑新立认为,中国的服务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日韩建立自贸区,日本、韩国的企业可以在中国投资服务业率先获得红利。

三是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进程。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特聘教授、韩国中小企业促进委员会原主席安忠荣提出,服务贸易是三国合作的新突破口。扩大三国间的服务贸易,关键是三国在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数据保护等方面要加强协作。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