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新型经济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9-05-09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李锋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合作仍是主导力量,但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冲击让许多国家担忧。近六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丰富了新形势下多边主义的实践,推动了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为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实践。面对逆经济全球化思潮,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发展之所需、沿途人民之所盼,积极推进多边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典范。2013年至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5万亿美元。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25.0%提升到了2018年的27.4%。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也稳步发展,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额达977.6美元,同比增长18.4%,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4.1%,比2016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正在成为双边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共建“一带一路”不再是过去“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旧模式,而是福及全体、惠泽各方成的新平台,将推动各国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实现合作各方的的双赢、多赢、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动能。互联互通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释放沿线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在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大幅提升了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不仅为沿线国家加快发展创造了新动能,还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铁路、公路、港口、能源管道以及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仅有利于促进要素跨国流动的有机衔接,实现便捷高效,也有利于提升国际设施通达水平,促进各参与方公平的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中国与希腊共同建设的比雷埃夫斯港合作之初的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93位,经过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2018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上升到第37位,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口、欧洲第四大港口。美国学者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强调,当前正处于一个超级全球化的阶段,一幅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的超级版图正在形成,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启动的一大波连接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促进各国共享资源与繁荣。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世界经济发展的红利因此不断输送到这些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研究组的量化贸易模型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将推动“发展中的东亚及太平洋国家”的GDP平均增长2.6%至3.9%。2018年,中国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近年来,中国进口需求迅速扩大,为国际贸易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2.14万亿美元,增长12.9%。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298.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总额的13%;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旨在为各参与方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近六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相互市场开放,推动工作制度对接、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推动沿线国家设施联通水平不断提升,大幅度促进了商品、人员、资金、信息、技术跨国界的顺畅流动,为建立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建设大市场,让沿线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收益更加公平。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00多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参展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占企业展总展览面积的16.5%;参展展品涵盖了农产品、日用消费品、服装服饰等多个门类,既让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庞大市场机遇,也为各国相互合作搭建公共平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模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行开放包容的发展模式,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应共同推动建立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的合作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制度安排,帮助参与国家和地区奠定或改善经济腾飞的基础,推动人类社会通过和平发展而不是战争摧残、善意合作而不是恶意打击实现新的繁荣。2017年9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博鳌亚洲论坛巴黎会议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方提出的重大倡议,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法方愿与中方在共同遵守相关规则和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亚欧大陆和非洲的繁荣稳定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规则体系,促进各国坚持多边主义、国际主义和全球主义,形成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长效机制。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探索改进和完善国际规则的途径和方法,创新多边合作方式,推动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顺畅流通,促进科技发展、文明进步和各国人民交往,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和持续健康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维护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以开放为导向,坚持普惠共赢,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不管处于何种政治体制、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内在需求和要求,共建“一带一路”的能量在沿线国家不断蓄积,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不断加入进来。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4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平台,向一切愿意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欢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8年来华进行正式访问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有潜力的构想,日方愿同中方在广泛领域加强合作,包括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2019年4月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互联互通战略、泛欧交通运输网络对接。共建“一带一路”为其他国家深化与中国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和试验田,各国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和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总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找准共同的行动方向提供了新方向、新机遇和新路径,有利于各参与方签署双多边合作协议、规则和备忘录,将各方的发展愿景转化为共同的合作方案,推动实现新型经济全球化,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李锋)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