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嘉丽:加快“一带一路”多边合作进程的关键点

发布时间:2017-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司嘉丽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德国和欧盟对“一带一路”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

欧盟希望从多边和区域层面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未来欧盟对“一带一路”的考虑将不仅仅是中欧双边合作,而要更多地从区域合作来考虑。

对“一带一路”,欧盟方面有四点看法。

第一,“一带一路”要有更多的多边合作和区域性合作。德方有观点认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在许多具体项目合作上都是双边的,且许多合作协议也是双边的。德国和欧盟希望“一带一路”有更多的多边合作与区域合作。

第二,“一带一路”应多方参与、共同受益。丝路基金其实是一个单边安排。亚投行是一个很好的多边合作范例,参与的国家比较多,一些老牌的工业化国家也参与其中,大家可以共同参与、共同受益。这给予德国和欧盟比较大的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一带一路”的规则是什么。不要让“一带一路”变成“中国+”,比如“中国+其他国家”。在德国外交部的内部会议上,企业代表也非常关注“一带一路”的规则。比如国际采购是否对参与国家开放?如果是的话国外企业是否能公平地参与其中,共同受益?

第三,中国应保持现有国际标准,甚至参与更高标准制订。中国政府希望“一带一路”能够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确实,在“一带一路”构想下,中国可以有所作为。在我们看来,中国应该成为一个领跑者,尤其在制订国际标准方面,不是降低,而是要保持比较高、甚至实施更高的标准。中国在这些方面如何发挥积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四,欧盟对“一带一路”的反应确实不够,但中方在某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如果在战略上有所考虑,设计一个中国—欧盟分论坛,会使欧盟方面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效果会更好。如果未来能把中欧如何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议程中,会使欧方有更多的参与感。除了讨论中国—巴基斯坦如何、中国—俄罗斯如何,也应该讨论中国—欧盟怎么样。

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需要有好的治理机制和统一的协调平台

“16+1”在欧盟的声音很小,但如果是法国、德国和中国的“2+1”,那就会很有影响。中国如何成为一个领跑者?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可能要考虑综合的、多方面的因素。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协调平台。

第一,推进“一带一路”中欧合作需要统一协调各个项目。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结合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多个合作项目,但都是分散的,没有统一起来。此外,与欧洲方面缺少具体的合作项目。坦率地说,欧洲方面不知道“一带一路”具体是什么,因为北京没有电话可以咨询。如果企业要参与“一带一路”,该跟谁联系?从哪里获得信息?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项目,历史上中国和欧洲在“一带一路”上就有很深的渊源。如果可以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区域性合作机制,辅之以具体可实施的项目,那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第二,现在的关键点在于,欧盟可以做什么?如果要参与更高层次的合作,光是建铁路这种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项目是不够的。欧方推进“一带一路”不应该只是欧盟的布鲁塞尔,欧盟其他成员国的首都也都应该参与进来。除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外,标准、规则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几个部门参与就能解决的,所以需要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

第三,通过更多的智库交流来推动政府作为。中国是政府牵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但欧盟因为决策程序、选举等因素,官僚体系往往反应相当慢。相对来说,企业反应就比较快,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内部就已经成立了“一带一路”专门小组。

作为智库专家,我很愿意参与中欧智库交流,和中方分享我的观点,尤其是涉及欧洲国家如何看待中国政府目前所开展的“一带一路”相关活动。(本文根据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一带一路”特使司嘉丽与中改院院长迟福林的会谈整理)

(原标题:加快“一带一路”多边合作进程)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