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者:新加坡应借“一带一路”成“不可代替之地”

发布时间:2017-09-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香港《南华早报》8月22日刊登澳门大学全球事务总监兼校长特别助理、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冯达旋和中国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梁海明合写的文章《“一带一路”向新加坡展示通向更加繁荣的道路》。文章称,“一带一路”将开启一个新时代,新加坡要在“一带一路”中收获最大利益,就需要有新举措和新思路,使自己成为不可代替之地。

文章称,在不久前新加坡举行的通商中国奖颁奖仪式上,总理李显龙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欢迎所有国家的参与和规划。他说,新加坡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可以而且必将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

事实上,新加坡政治界、商业界和学术界似乎都一致同意通过加入这一倡议,这座城市国家可以增进未来在数字、金融和人文领域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毫无疑问,新加坡可以从参与这些领域中获益。然而,长期来看,可持续性会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因为新加坡面临着竞争。为了让新加坡在“一带一路”中收获最大利益和红利,新加坡需要新举措和新思路,目标是成为不可代替之地。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有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文章称,首先,新加坡应当为全球侨居者、即所有不在自己祖国工作的人设立空前的“一带一路”金融中心。

目前约有2.3亿人不在祖国工作,他们的年收入约2.6万亿美元。报道表明侨居国的征税和消费占国外侨居人口的一大块收入。每年,他们向祖国寄回了大量财富。

新加坡有直接的机会利用这些资产。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机构可以设立针对侨居者的债券和证券计划,而金融机构可以研发相关产品。新加坡可以表明以此形式的融资将严格用于“一带一路”项目,这将对侨居者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其利率高于任何银行。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项目常常设在侨居者的祖国。如果新加坡全面利用这些资金,那么它不仅能够巩固并确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还能帮助“一带一路”倡议确立基础设施减少融资计划的新做法。

第二,新加坡应当创建一个绿色的供应链系统,目标是成为环保行业的枢纽。今天,世界越发需要绿色发展,这也是“一带一路”项目的一部分。

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来说,环保行业、技术和服务尚处起步状态。而新加坡在这个竞争中非常领先;它可以发挥已经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和技术来设计并优化生产消费链,并且创建一个绿色的供应链体系。这样的一个系统可以帮助“一带一路”沿途国家解决它们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降低环保成本,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它还可以转变“先污染、后治理”这一粗暴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新加坡必须关注中国市场。中国快速崛起的一个副产品是中高收入阶层人群的增长,导致对资产分配和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有极大的需求。随着这一变化,中国过去十年的制造业人口红利正在终结。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服务和消费的人口红利正方兴未艾。

文章称,当下,中国是唯一拥有如此巨大商业机会的国家。作为亚洲资金管理的关键中心之一,新加坡必须关注“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的机会和新红利。

新加坡要成为“一带一路”项目的领头羊之一,就需要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并且需要小心地转化其传统优势并发展有创意的新优势。

文章称,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将开启一个新时代——新加坡必须为创立新思路做好准备。

(原标题:学者:新加坡应借“一带一路”成“不可代替之地”)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