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

发布时间:2024-11-04 来源:群众新闻网 作者:乔伟其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23年5月,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举行后,陕西及西安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全面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陕西抓发展抓建设的重要契机。陕西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立足向西开放重要基地,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提升开放大通道、做强开放大平台、培塑开放大产业、建设开放大枢纽、优化开放大环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上取得新突破。西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安排部署,提出“要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在战略纵深上实现新突破”。这有助于西安更加有力推动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落地见效,更加深度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促进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主旨讲话中强调:“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教育、文化、经贸、科技、卫生、环保、体育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随着中国—中亚西安峰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得到了全面升级,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时代。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取得的成果,既有战略性引领文件全方位巩固和提升中国中亚关系,又有务实性合作为双边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还有不断落地的具体项目让双方人民直接受益。《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提到的“推动地方省州(市)交流,促进更多地方结好”,为西安与中亚国家深化地方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为陕西西安同中亚国家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前景。一年多来,一系列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加速落地,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承办地,西安坚持把向西开放作为对外开放和补齐开放短板的主线,把中亚地区作为西出首站和合作重点,围绕峰会涉西安成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2023年西安签订合作协议20余项,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馆顺利开馆,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六城”客运航线全覆盖。西安爱菊集团投资建设的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粮油物资生产物流加工基地竣工投产,西安正逐步成为中亚货物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聚集、分拨点,内陆货源集散中心的作用逐渐凸显。与此同时,西安各大高校紧抓中国—中亚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强与中亚地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推动西安与中亚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迈上新台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放大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效应,不断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西安必须要全面落实国家提出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和省、市代表团出访中亚国家达成的具体合作事项,持续拓展优化开放通道,强化内外开放联动,深化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扩大和提升经贸合作规模与人文交流水平。

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构建大外事工作格局。主动对接和承办国家层级的外交活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力量。一方面,要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全面落实党领导对外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西安大外事格局,尽快建立一套系统的专业化对外事务管理体系。应该看到,西安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往来具有全方位、多领域的特点,业务涉及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应整合不同职能部门处理对外交往事务的职权,使之发挥协调一致的合力。另一方面,要统一认识,坚持把全市外事工作放到更好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和总体布局中去定位、谋划和推进,形成由发展改革委、外宣、外事、侨务、规划、商务、友协等多部门联动的机制,把握地方外事工作规律,加强政策指导,优化服务管理,不断增强外事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以大外事助力完善开放大网络,以大外事助力拓展开放大市场,以大外事助力推进开放大招商,以大外事助力优化开放大环境。

持续拓展西安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合作领域,强化双方经贸联系。从西安和中亚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来看,双方的产业合作潜力巨大。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和农业资源,而西安在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轻工业、高新技术、机电、现代农业等方面具有优势,双方的产业互补性强。要积极推动西安与中亚国家在油气能源、先进农业、轻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以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为依托,形成西安与中亚国家贸易通关便利化、商事纠纷解决规范化、制造业服务链延伸化,降低双方相关企业在人力资源、生产制造、商贸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不断强化双方的经贸联系,扩大产业合作规模,助力企业更好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推进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人员进出便利化,提高国际化配套服务能力。

以国际友城交往为平台,积极提升西安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水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目前,西安与中亚4个国家的4座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合作新局面。但西安与中亚国家的友城合作平台建设还存在数量不足、项目不多、联系不紧密等短板,尚需进一步促进双方人文交流走深走实走细。要精准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打造西安外事工作特色品牌,在服务元首外交上多作贡献,培育更多高品质、特色化外事活动空间。要在民间对外交往上开创新局,力促友城“提质”、主体“扩容”、议题“创设”,更好促进民心相通。要在加强国际传播上积极有为,用陕西元素、西安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打造真实立体全面、可信可爱可敬的国际形象。要加快内外联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将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议题、重大平台纳入国际友城平台建设中考量,主动研判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动向,把握国家整体战略,有效调动平台资源,紧抓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策划实施一批创新性的地方外事活动,协同推动西安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通过互访增进彼此在历史、文化、社会、民间等方面的了解,使每一次合作都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梁,不断开拓双方新的合作领域。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魅力,持续拓展国际通道、搭建商贸平台、深化友城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加强人才引进,更加深入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作者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 乔伟其)

(原标题: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

编辑: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