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团访问新疆 首站走进喀什

发布时间:2023-06-02 来源:石榴云 作者:米日古力·吾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5月30日下午,参加完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八次高官会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团一行34人抵达新疆喀什,正式开启访疆之行。

落地喀什后,代表团成员前往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疏附县民族乐器村等地参观。

漫步喀什古城景区,街道干净整洁,各色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信步游逛,一幅和谐美好画面,让代表团成员感叹改造后的老城区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5月31日,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团在喀什古城参观,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记者 米日古力·吾 摄

“中国政府对于改造老城区所采取的所有措施和成就令人钦佩。”巴勒斯坦常驻阿盟代表穆哈纳德·阿克鲁克表示,当地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可贵的是依旧保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是新疆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体现。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代表团成员们从清真寺教职人员的讲解中了解到,每天这里都会准时进行礼拜活动,在中国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宗教活动场所条件不断改善,极大方便了信教群众。

代表团一行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参观。记者 米日古力·吾 摄

“这座古老的清真寺保存得非常完好,并且配备了现代化设施。”埃及常驻阿盟代表穆罕默德·穆斯塔法·欧尔菲说,我们看到各族人民都非常快乐,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幸福和睦生活在一起,非常珍惜能够亲眼见证新疆真实情况的机会。

疏附县民族乐器村已有150多年的制作历史,生产制作的乐器有27大类、50多个品种,几乎涵盖了新疆所有的传统民族乐器。2000年,该村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2011年被文化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在疏附县民族乐器村,代表团详细了解乐器制作过程。记者 米日古力·吾 摄

“中国政府在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苏丹驻华使馆公使迈伊穆纳·艾哈迈德·哈立德说,苏丹和中国一样,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同样很重视。期待进一步深化双方各领域特别是文化交流合作,造福双方人民。(记者 米日古力·吾)

(原标题: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团访问新疆 首站走进喀什)

编辑:蒋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