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北博会在满洲里召开 搭起中俄蒙科技合作大平台

发布时间:2017-07-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婕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图为国家展区上的特色产品。(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李婕摄)

图为科技展区上的无人机。(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李婕摄)

图为第十四届中国(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式现场。(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李婕摄)

作为中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不仅作为中国与东北亚沟通和商贸的重要枢纽,也成为聚集国家间科技交流合作的平台。近日,第十四届中国(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北博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召开。历时13年,满洲里正借助北博会丰富着边境城市的多元功能。

融通三国风情的“东亚之窗”

行走在满洲里城内,一座座俄式风情建筑沿街而立;俄罗斯进口产品、蒙古草原特产、西式风情餐厅点缀着临街商铺;中俄蒙多国语言飘荡在各色人群之中……这一切渲染着满洲里浓厚的边境特色。

对内背靠东北三省,向外连接俄罗斯与蒙古,坐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满洲里是内蒙古东北部的一个“金三角”,也是中国与东北亚联结的重要节点。兼具三国风情的满洲里又被誉为“东亚之窗”。

在这里举行的北博会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据内蒙古科技厅新闻发言人巴根那介绍,本届展会展示面积近2万平方米,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以色列、丹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亮相展会,参会和洽谈的国内外客商达3万多人次。

在展会现场,既有俄罗斯国家科技展区、蒙古国国家科技展区、南亚国家科技展区等国际特色鲜明的展览,也有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颇具科技感的陈列。巴根那介绍,“本届北博会的科技含量和参展规模有了新的突破。”例如,仅俄罗斯一国就有来自圣彼得堡、莫斯科、鄂木斯克等13个地区的现代农业技术、电磁技术和材料、石油化工、建筑材料、医疗保健等领域共137家单位参展。

寄托嘉宾期盼的合作平台

蒙古科学和技术基金会已经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参加了10次北博会,每一年都会带来不同的创新产品。今年,基金会组织了60多位农业、医药和化工方面的专家来到满洲里。基金会国际合作事务官阿玛瑞·莱亚玛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参会的目标就是介绍新产品,与展会上的其他参展方交流成果,寻找合作伙伴。”

阿玛瑞·莱亚玛介绍,每一年他们的参会成果都很丰硕,有的买家直接在展会上购买来自蒙古的毛品织物等特色产品;他们同时也通过展会与其他展商或观展方建立联系。今年他们还与展会邀请的俄罗斯农业科研机构签署了协议,等回国之后,他们将有更多后续的合作对接。

巴林王国驻华大使安瓦尔·艾勒阿卜杜拉在致辞中说,“没有哪种文化或民族可以垄断知识。这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为了人类的福祉,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形成了交流、合作和分享的传统。”大使表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也应该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在国家、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和发展项目等。

蒙古国国家政府科技委员会秘书长伯·拉哈巴道尔吉则评价道,“满洲里市成功举办了10余次的科技博览会,已成为专家学者期盼、给朋友介绍当年成果、看到学到新事物的合作平台。”

催生成果转化的商贸重心

从2004年举办至今,满洲里北博会已经走过14个年头,一批成果也已签约落地。

据满洲里市市长许爱莲介绍,北博会累计参展项目已有3万余项,签订各类合同和协议1030项,金额达390多亿元,落实项目资金230亿元。

今年也有许多项目完成签约,如中创(俄罗斯)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湖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满洲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海关物流终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满洲里森富国际物流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林省友谊热电集团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人民政府签署年产10万吨木质素合作协议等。

“满洲里更像是一个集散地,货物在这里进出,然后再辐射到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各地。”邦盛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经理贾振博对本报记者说,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满洲里有着进出口贸易和跨国合作的巨大优势。以中俄贸易为例,据许爱莲介绍,满洲里承担了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贾振博说,他经常接到内地贸易公司的合作邀请,而北博会的展览现场,对他来说也意味着更好的合作、洽谈与落地机会。

(原标题:满洲里:搭起中俄蒙科技合作大平台)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