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区15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发布时间:2022-05-25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崔春华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记者5月13日从陕西省自贸办获悉:近日,陕西省自贸办通过公开征集、网络评选、专家评审等方式,从省级相关部门,陕西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功能区和协同创新区征集的2021年94个案例中,最终评选出15个案例为2021年度“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省复制推广。

本次评选出的15个“最佳实践案例”,涵盖了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开放通道建设、金融改革创新、人文交流合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创新性较强、特色鲜明、市场主体反应积极。15个案例具有4个特点。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立足陕西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的战略定位,西安高新区功能区探索总结的技术境外输出新模式,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验证和转化等方式,助推产业化技术“走出去”。目前已在全球设立8个离岸创新中心、4个海外科技服务站、5个海外研发中心,向境外出口技术3000余项,实现技术出口额56亿美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眼行政效率提升,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全面推进“市政通”系统集成改革,将水、电、气、热力、通信报装等11种事项纳入专窗办理,实现外线工程审批“一次办好”,审批时间由2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着眼服务模式优化,西安经开区功能区通过打造“云税通”可视化办税平台、“掌上通”税企交流新通道和“一线通”便民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优质的服务,实现税费业务“家里办、马上办、线上办”。

聚焦人民群众期盼。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求出发,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推进险资支农,先后为当地8万多户农户提供承保等服务,承保农业险30.9亿元,有效化解了农业风险,稳定了农业生产,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方面,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功能区建立的国际航材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探索航材采购、通关、交易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航材资源集中供应,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飞机制造和高效运维提供保障。在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方面,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区推行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组织新模式,全面提升班列运营效率,订舱时间由原来的7天缩短至1天,运输时效较以往提升了30%以上。(记者崔春华)

(原标题:陕西自贸区15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编辑:蔡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