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淞海关设置“一带一路”专窗 为项目通关装上“双引擎”

发布时间:2018-08-07 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作者:解双双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图为:上海吴淞海关开展关检融合整合申报项目试点查验。(图片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刚出梅雨季的上海迎来了一波持续高温天。进入8月的上海,连续拉响高温黄色预警,城区最高气温超过36度。查验场地仿佛一个架在火上的烧烤盘,地面体感温度在50度以上。

中午11时,上海吴淞海关查验一科的关员刚刚结束了一票查验,价值1200多万元人民币的两台变压器暂时告别在“一带一路”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项目的服役任务,回程准备维修。

该票单证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实施“1+1”查验作业,由原海关关员和原检验检疫转隶关员混合编队,按规定对货物品名、规格、数量进行核实,并现场进行消毒和杀虫等检疫作业。从窗口受理到所有查验流程结束,用时一小时十分钟。

“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来回完成查验和检验两项任务,用时是之前的一半不到。”负责该票货物的报关员小王说,在这样的大热天里,少跑几次,轻松很多。

这两台变压器在2013年出口至埃塞俄比亚,服役于埃政府“持续性发展及脱贫计划”之一的东方工业园。由于线圈烧坏需回到中国进行维修,并计划于6个月后重新回到埃塞俄比亚的工作岗位。对于“一带一路”项目货物的通关,吴淞海关有专门的保障措施。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联络员作用,根据“一带一路”重大项目跟进机制,提前掌握货物到港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快速通关;另一方面在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监管作业场所查验的基础上,设置“一带一路”专窗,集约化作业,针对“一带一路”项目货物体积大、价值高等特点,量身制定随到随查等便利举措,着力降低企业仓储和物流成本。

随着关检整合申报项目的不断推进,货物通关如同装上了“双引擎”,“中国制造”能更好享受低损耗、低成本、高效率的“低碳”通关服务。加上吴淞海关坚持“让数据多走路,让企业少跑腿”,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原标题:原标题:上海吴淞海关为一带一路项目通关装上“双引擎”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