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幅,价格因素推动规模增长——2022年1-2月海上丝路贸易指数解读

发布时间:2022-04-11 来源: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董雪兵 周伟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22年1-2月,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如下: 进出口贸易指数为170.21点,同比上涨16.65%;其中出口贸易指数为188.82点,同比上涨16.17%;进口贸易指数为151.27点,同比上涨17.27%。

1-2月,中国进出口总额6.20万亿元(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13.3%。其中,出口总额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进口总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与历史同期相比,出口额、进口额都创出新高。

分区域看,1-2月,欧盟超过东盟重回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额为87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58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为87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486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中美进出口贸易额为785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显著高于中国对外出口的整体增幅。

从出口商品看,1-2月中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分别为9.9%和12.1%,塑料制品出口增速同比12%,医疗仪器及器械、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分别同比为3.6%和9.3%,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同比增长3.7%、21.4%。值得注意的是,1-2月中国出口额的部分增幅源于出口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与近期海外市场PPI、CPI处于高位,全球物价高涨是一致的。此外,价格因素对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的贡献率远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方面,从进口量上看,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减少4.6%,煤及褐煤同比减少14%,原油同比减少4.9%。但上述三产品进口额分别同比增加16.6%、116.5%和39.8%。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主要商品价格持续高企,是中国进口增速保持较高的重要原因。

2022年3月,中国制造业PMI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5,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国外方面,美国制造业PMI为57.1,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日本为54.1,环比上升1.4;德国为56.9,环比下降1.5;法国为54.7,环比下降2.5;英国为55.2,环比下降2.8;俄罗斯为44.1,环比下降4.5;印度为54,环比下降0.9;巴西为52.3,环比上升2.7。除日本、巴西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程度都有所下降。

由于俄乌冲突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国际石油、天然气、化肥、粮食等大宗商品阶段性大幅上涨,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趋缓的预期有所提升。当前中国进口结构以能源、金属矿产和农产品为主,全球大宗商品的涨价可能带来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不断流入。2022年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折合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2%)。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3.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9.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74.9%)。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8%和25.5%。地缘政治冲突、疫情防控等因素对全球供需格局持续产生不利影响,而中国仍然是经济发展最为稳健的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董雪兵 周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