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海丝贸易指数解读:进出口指数阶段性回调 全年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19-02-21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董雪兵 周伟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18年12月,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如下:进出口贸易指数报收于147.33点,环比下跌4.12%,同比下跌1.08%;出口贸易指数报收于157.74点,环比上涨0.51%,同比下跌0.74%;进口贸易指数报收于135.06点,环比下跌9.83%,同比下跌1.55%。上述指数的变动趋势与本系列报告在11月份的预测一致。

2014-2017年,海上丝路进出口贸易指数的年度最高点均出现在12月,而9、10两个月是阶段性低点,2月份则是全年的低点。2018年情况有所不同,9、10、11三个月进出口指数保持高位,均在150点以上,贸易高峰期有所提前。12月我国进出口数据出现了双双下滑的情况,出口同比下降4.40%,进口同比下降7.6%。同时也应看到,往年1、2月的进出口指数都低于前一年的12月值,所以此次12月进出口指数的下降是贸易高峰期提前的结果,不是长期性的变化拐点。

从2018年全年来看,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0.51万亿元,比2017年的历史高位多2.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的情况下,这一成绩远超市场预期。

分区域看,12月我国对多数贸易伙伴出口放缓。其中,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的出口环比增速分别为-6.3%、-13.3%、-0.7%、-5.8%。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仍保持稳定,其中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实现出口贸易额502.12亿美元,仅次于5月份的508.73亿美元。2018年全年,我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153.37亿美元,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5.50%。

在进口方面,12月原油、煤炭、大豆进口价格显著回调,进口量也有所减少,因而进口总额明显回落。此外,汽车及零部件、飞机的进口量环比明显下降,也推动了进口额的回落。

12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4,比11月下降0.6个百分点,创2016年以来的新低。国外方面,12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54.1,环比下降5.2。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1.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德国PMI为51.5,环比下降0.3;法国的PMI为49.7,环比下降1.1。日本PMI为52.6,环比增长0.4;印度制造业PMI为53.2,环比下降0.8;俄罗斯制造业PMI为51.7,环比下降0.9。可见,多数贸易伙伴的制造业PMI都在临界值之上运行,但经济景气度下降。

12月,衡量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16+1贸易指数比11月微涨0.52%,其中出口指数上涨6.03%,进口指数下跌-13.65%。从全年来看,16+1贸易进出口指数从1月的170.74点增长到12月的189.21点,最低点为3月的151.41点,最高点为7月的207.86点,表明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情况优于全国总体对外贸易。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增长持续走弱,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中美贸易谈判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即使达成协议,也不可能解决贸易领域的所有问题,双边经贸摩擦仍将长期存在。欧元区及日本经济景气度不高,对提振我国出口作用有限。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仍有待提高。预计2019年1月海上丝路贸易指数仍将继续回落,且出口贸易指数的回落幅度将大于进口贸易指数。(作者为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董雪兵、周 伟)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