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一带一路”6年报道趋势:互联互通是最热词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构想,倡议一经提出便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传播阵地,新闻媒体肩负着客观公正报道、增强传播效果的重任,是反映“一带一路”在建设成果、共赢理念等各个方面的一面镜子。分析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情况,可以为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借鉴。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媒体“一带一路”报道量达67万余篇,平均每月刊发量超过1万篇。

我们分析了2013年-2018年“一带一路”报道中的关键词,发现“互联互通”、“经济发展”、“经贸合作”是相关报道中提及次数最多的,这从侧面印证了“一带一路”是新时代的经济合作倡议,是中国分享发展红利,与世界其他国家互利互赢的合作平台,不带有任何地缘、政治、军事等目的。

2013-2014:以官方发声为主,民间仍有错误解读

2014年,“一带一路”这个当时还很新鲜的词汇,开始逐步见诸报端,彼时媒体主要从丝路精神、倡议提出背景以及与古丝绸之路的联系等角度介绍“一带一路”。酝酿中的“一带一路”规划、各地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年底召开三次重要会议成为当年报道热点。

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有很多试图从宏观层面阐述“一带一路”核心内涵、愿景目标等内容的文章,如《人民日报》题为《“一带一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世界、现实等维度阐述“一带一路”的内涵。文章表示,“一带一路”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再另起炉灶,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同时也有一些媒体因为自身就不了解、不清楚“一带一路”的本质,在报道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绘制“一带一路”地理路线、用“战略”来作为“一带一路”的定义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一情况直到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才逐渐消失。

在这一段时间中,随着国家层面“一带一路”整体规划浮出水面,各地方也在积极响应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南方日报》报道称,2014年12月23日,新疆成立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这是全国首个地方成立的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而早在年初的全国两会上,云南省就表态,将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作用(注意,此时“战略”一词还常见使用),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云南的积极表态在报道量上也有体现——《云南日报》位列2014年省级日报发文量首位,此外《南方日报》、《福建日报》、《陕西日报》在省级日报单位中发稿量排名靠前。

2014年年底陆续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中国APEC峰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当年报道的高潮,报道量也较以往翻了两倍有余。新华社引述专家观点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进一步阐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原则和措施,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尽早“开花结果”。澎湃新闻发表的文章指出,从2013年首提“一带一路”,到2014年走入“务实合作环节”,再到如今对话会提出的“以亚洲为重点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开始从容铺展。

2015-2016:倡议转为国际共识,迎来多次报道高潮

2015年3月,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发布,“一带一路”迎来了报道高潮。从报道量上看,国内媒体当月发表的文章首度破万,达到18000余篇,并且在此后的数月都保持了报道热度,“一带一路”从2015年开始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国内方面推动宣传报道的一大举措,就是在此后的一个月就启动了中央主流媒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采访活动,组织记者赴国内有关地方和沿线国家开展采访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媒体均在其中,从愿景成果、国内海外、历史人文等不同角度围绕“一带一路”开展报道,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从“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到“‘一带一路’是什么”,再到“‘一带一路’怎么建”等不同角度,梳理了《愿景与行动》文件中的20条“干货”。《光明日报》邀请程国强、刘卫东等权威专家对文件进行解析。新华社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论述,会议期间相关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宣布,是博鳌亚洲论坛的新航标,更是中国和亚洲乃至世界合作共赢的新起点。”

2015年的另一个报道高潮来自12月25日,中国倡议成立的首个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成立。哪些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中国究竟要通过亚投行做什么、亚投行能够为“一带一路”提供多少资金等是全球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中国绝不是通过亚投行改变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而是对其进行有益补充,则是对外提及最多的回应。

如果说2015年是“一带一路”倡议走到世界聚光灯下的第一年,那么2016年“一带一路”倡议则开始走入世界舞台中央。这一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其倡导的互联互通理念也被纳入G20杭州峰会的成果文件。当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8项要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究竟是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变得完整、清晰、具体,从中国主流媒体来看,对其的认识已经很少出现偏差,关注重点开始转向重点项目以及海外对其的分析与认同。

2016年3月,安理会通过第2274(2016)号决议,呼吁加强区域合作进程,包括落实“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举措。2016年11月,联合国大会第A/71/9号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这两次写入联合国决议令“一带一路”的报道迎来了2016年的两次高潮,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吴红波、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刘结一以及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等陆续在《人民日报》刊文,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转化为国际共识,带来了广阔合作前景和丰硕成果。

这一年另一次报道高潮来自8月的“8·17座谈”。这是国内首次就“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举行的专题座谈,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八项推进“一带一路”工作的具体要求,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作、建设路径和建设目标都给予了清晰的答复,特别是提到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经贸产业合作区为抓手,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令国内媒体找到了报道的抓手,对重点方向、重点国别、重点项目的报道开始成为主流,六大经济走廊以及雅万高铁、中俄原油管道、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中白工业园等重点项目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值得一提的是,“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016年起成为报道中的高频词,并且出现频率逐年增加。这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各国经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周边国家”在2014年到2016年都是报道中提及较多的词汇,但是在2017年之后就很少提及,与之对应的是“朋友圈”一词成为2017年的高频词。这也表明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中国周边走向世界,未来将会有更多国家认可并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

2017至今:宣传报道迎来“爆发期”,走向多元化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举办的最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是中国打开家门展示成就、表达理念的一次重要行动,吸引到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因此在这一年,“一带一路”报道迎来了爆发期,首届高峰论坛召开当月媒体报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2.6万篇,2017年月均报道量也是过去几年之首。

而从媒体报道的主题变化中,我们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越走越清晰、越走越踏实。在高峰论坛前夕,国内媒体的报道以成绩总结、分析评论为主,阐释“一带一路”建设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篇是来自《人民日报》题为《构建开放共赢的新世界》的评论员文章,称论坛不是“清谈馆”,而是要打造高效的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互联互通;一支支积极有为的“行动队”,将通过更加紧密的对接、更富成效的落地,把共识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民生的福祉,指明了论坛的调性。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规划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路线图”,确定了一批“一带一路”将实施的重点项目,掀起了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热潮:3月,新西兰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首个签署相关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4月,中缅原油管道投入运行,打通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5月,蒙内铁路开通运行,被誉为肯尼亚的“世纪工程”;6月,《“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发布,首次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提出中国方案;7月,中俄就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达成共识;9月到11月,黎巴嫩、摩洛哥、巴拿马等国相继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2月,中泰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特别是,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带一路”五次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随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内容还被写入了党章,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促进内外联动发展的总抓手。

“一带一路”的报道热度也从2017年5月开始一路延续到了2018年。2018年“一带一路”贯穿全年的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随之成为报道中的热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不像国际上有些人所称是中国的一个质疑,它既不是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什么中国的图谋,要有也是‘阳谋’,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金句不断,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特别是在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9月中非合作论坛等场合中,“一带一路”成为主要议题,显示出“一带一路”倡议与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形成紧密对接,顺应了各国人民和国际组织对于和平、安全、发展、繁荣的渴求,成为全球共同的期待。

8月27日,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场讲话中明确提出未来的工作要点,那就是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越来越多,各国对互联互通的共识不断深化,目前已经不仅局限于亚欧国家,许多非洲、南美洲及大洋洲国家也表现出极大兴趣。2018年,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超过60个,上述三个地区国家占比近九成。

“朋友圈”越来越广,各类项目多点开花,这也形成了媒体报道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类型的媒体借助自有的优势报道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使用不同语言讲述“丝路故事”,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舆论氛围。

《人民日报》以“风从东方来”为题汇总五年多来海外政要及知名专家、学者对“一带一路”的评论观点,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种种期待;中央电视台与中国一带一路网合作制作多期《大数据解读“一带一路”》,通过数据体现“一带一路”五年多的建设进展;《21世纪经济报道》则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入手,走访广州港、舟山港、比雷埃夫斯港、皇京港等国内外大港,分析“一带一路”为国内及海外带来的实际效益。

整体来看,媒体的报道、解读内容愈发立体,角度愈发多元,手段也更加丰富多样,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进展相契合。

如何讲好丝路故事,媒体还应在这些方面努力

媒体是“一带一路”的讲述者、传播者和阐释者。讲好丝路故事对于传播和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提高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服务企业“走出去”乃至在海外构建和提升中国形象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

在原外交部部长助理、新闻发言人沈国放看来,讲好丝路故事的关键在于要考虑到对方的舒适度、接受度,要以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避免强加于人或以我为中心。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也持相同看法,“‘一带一路’的传播,实际上是展示中国文化,要把它变成一个别国愿意接受的商品、产品。中国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应该通过服务来完成,而不是简单地说教,更不是强制接收观念。”

除此之外学者还提醒需要警惕“过度”宣传。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及首席顾问冯达旋撰文指出,国内媒体在海外传播中往往大肆宣扬中国在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成绩和实力。对于沿线国家而言,中国的强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媒体再反复强调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崛起,这些国家只会产生更强烈的危机感和质疑情绪,抵触与中国的合作。因此,“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必须发出世界需要中国,但中国更需要世界的声音,对海外才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除了讲故事的方法之外,对于故事内容专家也有相应的建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建议,要多讲一些“一带一路”与老百姓身边的平凡故事。“‘一带一路’项目中不少都是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能够让当地民众受益的民生工程,例如电力短缺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瓶颈,‘一带一路’中诸多电力项目的建成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光明与温暖,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内容方面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互利共赢”不够突出。作为丝路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互利共赢应当是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项目合作的首要宗旨。然而目前媒体报道中比较常见的是项目建成后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帮助有多少,企业本身以至于中国方面通过项目获得的收益却甚少提及,这无意中制造了外界对于项目目的的怀疑空间。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