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一带一路网

我国首批专供“中巴经济走廊”沥青出港

停泊在宁波梅山集装箱码头的正在装沥青的“阔春号”集装箱货轮。

2月12日18时,宁波港梅山集装箱码头汽笛昂扬,“阔春号”集装箱货轮装载着首批1000吨由中国石化生产的“东海牌”沥青起碇出港,驰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中巴经济走廊将首次铺上中国产的道路沥青。

亚洲另一侧,中巴经济走廊在建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本次出口的沥青将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大约17天后抵达卡拉奇港,铺设在苏库尔至木尔坦段392公里的路面上,该段沥青用量约3万吨,全部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生产。春节期间,镇海炼化将开足马力生产,确保第二批沥青按时出厂。

图为装载沥青的集装箱吊装上船。

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开局工程之一,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是巴基斯坦首条拥有智能交通系统的高速公路,规划全长1152公里,按照双向6车道、时速120公里标准设计,项目沿线地区GDP占巴总量90%以上,将成为连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和国防要道。这条“一带一路”的主干公路建成后将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到达新疆。


港口龙门吊正在吊装装载沥青的集装箱。

镇海炼化生产的“东海牌”沥青凭借长期出口澳洲、日本等国积累的良好口碑,以及成功铺设上海F1赛道、北京奥运鸟巢主场馆、拉萨-林芝高速公路等案例,在与其他国外品牌沥青逐鹿中赢得了客户的青睐。2017年12月11日,巴基斯坦公路局顾问等多方组成的专家团到镇海炼化进行实地考察。经严格考察,“东海牌”沥青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原标题:我国首批专供“中巴经济走廊”沥青出港)

编辑:王博
今日推荐

通讯:数十年前中国援建的水利工程仍在造福阿富汗民众

中国政府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援建了帕尔万水利灌溉工程,可灌溉当地数万公顷土地,同时也可供应人畜饮水和生活用水。工程对阿富汗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经济效益显著,因而在阿富汗家喻户晓,人们深情地称之为“生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