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发布《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报告》:中企仍拥有大量机会

发布时间:2018-10-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双星集团收购锦湖轮胎,均胜电子收购高田气囊,郑煤机收购博世电机业务,银亿收购邦奇……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发生在整车特别是零部件领域的海外并购日渐频繁。他们脚下踏的正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

10月11日,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报告——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严格的并购规则预示着更好的结果》,这也是贝恩公司继2015年首期报告发布后,再一次就境外并购领域展开调研。

报告显示,2015 ~2017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总额占亚太地区比例连续三年超过40%,但这一比例在2018年上半年却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现阶段下,中国企业凭借并购手段在巴西等国的公用事业、建筑及互联网业务领域仍在不断取得市场份额。

2016-2017年,目标获得100%控股权的中国境外并购交易数量较2013-2015年翻了一番,目标获得50%至100%所有权的交易数量增加了三倍多。

贝恩方面认为,并购交易的减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货币贬值、以及企业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对国内企业盈利及其在美国市场发展机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担忧。此外,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市场的投资限制以及中国政府对境外投资的严加管控,均对并购交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贝恩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依然拥有大量的境外并购机会。2017年,中国仅将GDP的0.6%用于境外并购——以GDP占比衡量,中国的海外并购支出仅为日本的一半。

另一个重要演变是私营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数量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国有企业。贝恩预计,由获得新能力来实现国内业务增长和进入全球市场两大目的推动的境外并购交易数量将会有所增加。

“中国企业在进行境外并购交易时致力于实现‘赢在国内’和‘输出海外’的双重目标,期望通过并购在增强国内竞争力的同时为全球扩张做好准备,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市场。”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亚太区兼并购业务主席梁霭中说道。“现阶段下,中国企业在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的公用事业、建筑和互联网业务领域不断获取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欧洲和北美地区仍然是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在向通过并购实现“赢在国内、输出海外”的目标转变过程中,新的、更复杂的成功法则也随之而来。贝恩公司基于与领先的中国企业在并购领域多年的合作经验,总结出一套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致胜模式,旨在帮助企业在并购交易中运用更为严谨的规则,避免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

1.寻求一定的交易频率和规模。一项基本法则没有改变,贝恩从以前的广泛并购调查中发现,只有当并购交易达到一定频率和规模时,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任何地方的企业都是如此。这一发现在贝恩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后续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中国收购方企业也正在认识到这一点。  

贝恩对2013-2017年期间开展过并购交易的70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了绩效分析。分析表明,这些公司的平均股东总回报率(根据股价变化和现金股息计算得出)为11.6%。其中,并购交易频率更高、规模更大的企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登山家”,表现更为出色,平均股东总回报率达到18.6%。

2.建立可复制的境外并购模式和成熟的能力。可复制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保留了被收购公司原本的运营模式,且留住了核心员工。这一模式的效果十分明显:凭借频繁并购的战略,如意的股价在过去五年内翻了一倍。

3.提升兼并购能力以在进入全球市场时能够应对复杂的环境。在面对不同类型交易所带来的复杂要求时,领军企业在提升兼并购能力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一般来讲,境外并购交易分为四种类型:收购自然资源;引进技术和品牌;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不同交易类型对企业并购能力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企业需要提升相应的能力以应对不同需求。

“中国境外并购市场能否持续繁荣,取决于中国企业是否继续渴望通过并购获取新能力以强化他们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并在海外市场取得增长,从而确保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兼并购业务主席周浩表示。“在建立可复制模式的同时,中国企业还需着眼未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企业想要实现成功的境外并购,必须紧跟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及时调整、改变自身的兼并购战略。”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