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鸿阶:“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8-01-08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李鸿阶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既是我国长期开放政策的合理延伸,又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与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全面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我国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境界。

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要义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更是促进我国融入世界,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引领国际新型合作,纠正区域和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做建设性新型大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带一路”建设是提升我国开放水平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环境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适应这一重大变化趋势,“一带一路”建设超出区域合作范畴,旨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是我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性发展新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开放政策,密切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支点城市关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我国开放水平的新抉择。

“一带一路”建设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沿江开发开放紧密结合,将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我国跨区域合作提供一种开放性框架,有利于促进全球一体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有效载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心相通,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前沿平台,形成国内外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实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无缝对接,通过以点带面、从线到面、沿线串联发展,有利于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增强我国经济体外循环力量,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市场份额,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新契机。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进完善全球治理权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广泛吸纳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实现各国战略和发展机制对接,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合作机会,在国际规则制定中能够发出更多声音、注入更多元素,更好地满足发展中国家全球治理机制变革需求,有助于在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更多话语权,进一步保障和拓展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证。加快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也不搞零和博弈、以邻为壑,而是要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很强的互补性,既突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又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有利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赋予新型全球化提供人类社会同命运、共发展的伟大实践。

以“一带一路”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是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提供的一项制度性的公共产品,有利于沿线各国战略衔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引领世界开放新格局。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集中体现了自愿性、民主性、公平性原则。在理念层面,“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执行层面,“一带一路”建设以经济合作为中心,注重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在政治层面,“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构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机制,维护全球新型大国合作关系,有利于培育可持续的增长市场和发展新动力,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同呼吸、共命运和齐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国际化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规则,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提升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引领我国由单向开放转为双向开放与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实施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快构建双向发展、共利互惠合作模式;要统筹协调港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企业“走出去”发展质量效益,引导企业驱动创新、集聚发展,增强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强化开放合作创新能力建设。全面开放意味着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开放方式创新、层次多元,必须增强开放合作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体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开放对象上,坚持面向发达国家与面向发展中国家并重。在开放领域上,共同推进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在开放空间上,促进沿海开放与沿江沿边开放相结合,通过挖掘共同利益结合点,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引领作用,为全球化进程注入新动力。

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发展。要打破画地为牢的思维定式,将陆海内外、东西双向全方位地纳入交流合作范畴,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比较成熟的“点”为先,打造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合作高地,改变我国对外开放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不平衡格局。要优先选择广泛共识的“面”推进,做到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发展,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

积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坚持开放搞建设,主动对标国际先进规则,积极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要保持开放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透明性,加快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体系中心研究员、副院长李鸿阶)

(原标题:“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