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疆跨境远程医疗平台已连接境外24所大型医院 中亚患者成“中医粉”

发布时间:2018-08-16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凭借与全国同步的医治技术和丰富的医疗资源,新疆在为周边国家患者提供医疗救助、推进国际医疗合作、增进沟通交流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新疆距离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的目标越来越近。

信息化通道日趋畅通

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新疆启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新疆与沿线国家医疗交流合作,促进互联互通。

5年来,从建设方案确立到发展规划出台,最终确定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主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医疗服务核心区,以南北疆为次中心,逐步形成具有中医民族医特色的医疗健康服务集群,依托疆内32个边境县建设多个健康服务产业园或集群,搭建起“一主、二次、多点布局”辐射周边国家的医疗服务集群高地。这份规划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目标有了清晰的路径。

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是关键。2016年,乌鲁木齐市卫生局与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乌鲁木齐地区跨境远程医疗平台,为周边国家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艾买克是一名脑瘫患儿,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通过跨境远程会诊平台,与千里之外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大二附院)脑科专家“面对面”,最终由新医大二附院医生为艾买克进行手术。经过3次手术治疗,现在艾买克的肢体协调性得到明显改善。

2017年,仅新医大二附院与吉尔吉斯斯坦跨境远程医疗会诊病例就超过100例。跨境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意在打通乌鲁木齐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医疗信息通道。两年来,该平台已连接区内27所医院和境外3个国家的24所大型医院,未来将接入周边9国、共计100余家大型医院,形成跨境“云医院”集群。

今年年初,自治区又出台《自治区远程医疗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3项远程医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远程医疗服务行为,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健康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草药汤剂、推拿针灸等传统中医在治疗风湿、皮肤病等方面的疗效,让不少中亚国家患者和医务人员成为“中医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大卫就是其中之一。

大卫原本是到自治区中医医院学习口腔专业,却被针灸吸引。4年来,他认真学习认穴、针刺、推拿等,如今已成为一名手法熟练的“洋中医”。“学成以后,我要回到哈萨克斯坦,开间小医院,给更多人治病。”大卫说。

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玛依努尔·尼亚孜表示,这几年,周边国家医疗机构组团来新疆各大医院参观、学习、交流十分普遍。一些医院还开通了俄文、英文网站,充分展示新疆的医疗优势和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家自治区级三甲医院均成立了国际医疗服务部,启动国际医疗服务,并配备专门懂俄语、哈萨克语的导医及护理人员。目前,5家医院对外开放床位达到500张。

为更好地服务外籍患者,乌鲁木齐正在建设乌鲁木齐国际医院和乌鲁木齐友爱医院两家国际实体医院。目前,这两家医院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今年将投入使用。

今年,新疆中医民族医进一步走出国门。自治区中医医院每年将派遣9至25名大夫赴哈萨克斯坦中医康复诊疗中心,服务当地居民。

交流合作日渐加深

2017年11月,自治区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科技、文化、卫生等交流合作。

为此,江苏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成立了“中吉国际医疗联合体”,与吉尔吉斯斯坦的8家医疗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区与周边国家加强医疗合作、增加人文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启动建设以来,通过建成新一代跨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境内外医疗机构间搭建跨境“云医院”集群,使新疆医药卫生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增进了各方开展医疗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意愿。

在2015年召开的“丝绸之路健康论坛——健康产业高层研讨会”上,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签订了10份协议,促进乌市医疗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及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乌鲁木齐市先后举办了15个不同主题的“丝绸之路健康论坛”研讨会;2017年,仅乌鲁木齐市7家医疗机构申报拟举办的“丝绸之路健康论坛”就达30个,其中19个论坛邀请国内及周边国家知名学者参加。论坛正成为有效促进区域内医疗机构与国内外医疗机构交流与合作平台。

医疗服务承载着人类共同和基本的健康需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新疆正在加速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未来将为国内外居民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在此基础上,也必将加深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