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忙 产业兴——吉林边贸提质升级新观察

发布时间:2024-02-04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昊飞 等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ality,Q_80

1月9日,货车在珲春口岸通关。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新华社长春2月3日电 前几天,家住莫斯科的伊莲娜在俄罗斯一家购物网站上下单了5个春节饰品,有的是中国结图案,有的写着“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等汉字。“很快就收到了,红彤彤的,太漂亮了!”伊莲娜说。

一大早,位于吉林省东部的珲春市就热闹起来,多座中俄界碑彰显着这里是吉林对外开放的前沿。一辆辆载满货物的货车在珲春口岸排队通行,一列列载满包裹的列车在珲春铁路口岸缓缓驶出。

“跨境直购商品价格实惠、物流快,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者爱上中国商品,数码电子产品、衣服、玩具等最受欢迎。”珲春示范区改革创新局负责人孙居峰说,“很多中国企业依托珲春跨境电商实现‘出海’。”

孙居峰介绍,珲春2017年正式开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去年我们建立了陆、铁、空三位一体综合性的跨境电商货物运输体系,多种举措大幅提升时效,比如珲春至莫斯科物流运输时间由15天缩短至7天。”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是吉林边贸提质升级的缩影。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79.1亿元,增长7.7%;新增进出口企业备案1332家,增长57.6%,创5年来新高。

近年来,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吉林省持续拓展开放通道,推动珲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至中国南方港口的多条内贸外运航线试单试航。

依托口岸,珲春逐渐从“过路经济”发展出“产业经济”,当地逐渐形成进出口加工业、能源、跨境电商等产业集群。

在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将各类海产品分切、加工、包装,很快就被运往各地,消费者只需简单的烹饪就能吃上海鲜大餐。

“快过年了,鱿鱼串、鳕鱼排等产品都卖得很好,春节期间也不停工。”该公司销售经理徐阳说,正是得益于吉林边贸的快速发展,我们企业才能越做越大,今年打算研制新产品。

在珲春市中心的“海鲜一条街”上,挤满了办年货的人们。渔夫码头海鲜店店长邰丽娜一边忙着打包海鲜礼盒,一边笑着说,线上线下都有在卖,一天几百单左右。

不少企业看好珲春的海洋经济发展,纷纷涌入这座小城抢抓机遇。目前,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东北亚生鲜海产园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主体已经封顶,该项目负责人李疆尧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涵盖生鲜、冻品和深加工等业务,助力传统生鲜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从珲春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珲春市的口岸进出口货物量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珲春口岸实现“7天10小时”通关,珲春铁路口岸实现“7天24小时”通关,下一步会积极谋划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参与采写:王昊飞、张骁、邵美琦、司晓帅)

编辑:蒋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