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共建共赢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14 来源:新华社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而热烈的响应,给共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批批清洁、高效、质优的“一带一路”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

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非洲偏远村庄接入了卫星电视信号,安哥拉干旱地区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干净的饮用水,中国承建风电场助力哈萨克斯坦向低碳转型……一个个幸福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涌现。

ality,Q_80.png

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中哈积极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

ality,Q_80.png

寰泰能源一批零部件经过新疆赛里木湖,奔赴哈萨克斯坦科斯塔奈州,用于5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2020年4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截至2023年5月,寰泰能源已在哈萨克斯坦建成6个新能源项目,总规模380兆瓦,累计为当地提供14.1亿度绿色电力,减少碳排放共计141万吨。企业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并培养许多新能源领域技术人才。

ality,Q_80.png

哈萨克斯坦科斯塔奈州50兆瓦风电项目(2022年2月25日摄)。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日渐增强,哈萨克斯坦的电力市场也发生巨大转变。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像寰泰能源一样,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哈投资新能源领域。由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等中企投资、承建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孙水电站、阿克莫拉州风电项目等新能源项目,切实助力哈萨克斯坦向低碳转型。

ality,Q_80.png

阿比尔加济耶夫(右一)给来风电场参观的人们讲解风力发电的优势与特性(2022年5月15日摄于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

2021年6月,由中哈共同投资、中国企业承建的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竣工投产,成为当时中亚地区最大风电场,极大缓解了哈南部地区缺电状况。马克萨特·阿比尔加济耶夫曾是当地磷矿场的电力工程师,他意识到哈萨克斯坦风能资源充沛,但掌握风电技术的专业人员很少,这一清洁能源的未来十分光明。2020年,他辞去磷矿场的工作,加入札纳塔斯风电项目。他成为了一名见习风电检修工,开始跟着中国师傅们学习风电检修技术。三年来,勤奋好学的他已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级检修工程师。

ality,Q_80.png

阿比尔加济耶夫(右)与同事在风机内部工作(2023年4月3日摄于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

“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阿比尔加济耶夫说。谈及中国与中亚绿色能源合作前景,阿比尔加济耶夫说,相信未来天会更蓝,水会更清,人类会居住在一个更加清洁的地球。

ality,Q_80.png

ality,Q_80.png

大卫在肯尼亚马查科斯郡孔扎变电站建设工地内工作(2023年5月5日摄)。

今年32岁的大卫·马伊纳·卡莫雷是肯尼亚马查科斯郡孔扎变电站一名电气工程师。2009年至2014年,大卫在中国学习汉语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成归来后,他进入家乡肯尼亚的电力行业工作。2022年,正值孔扎变电站建设关键时期,大卫报名竞聘,过关斩将成为变电站的建设者之一。大卫说,实现职业梦想和建设家乡都是无比幸福的事,他期待做更多事情造福家乡人民。

ality,Q_80.png

大卫在肯尼亚马查科斯郡孔扎变电站建设工地巡查(2023年5月5日摄)。

大卫参与建设的孔扎变电站,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肯尼亚电力传输扩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旗舰项目孔扎科技城的重要配套设施。这座占地面积约11公顷的400千伏变电站由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建成后将为孔扎科技城提供完备的电力供应,彻底解决周边居民用电难的问题。

ality,Q_80.png

2012年,中国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埃及。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座座小山一样的石料经过巨石带来的全套生产技术制造成洁白如丝、坚硬如钢、轻巧如纸的玻璃纤维,销往世界各地。

ality,Q_80.png

埃及苏伊士巨石埃及公司的员工在玻璃纤维生产线上工作(2023年6月26日摄)。

同年,23岁的埃及青年苏莱曼大学毕业进入巨石埃及,成了制品车间的一名工艺员。经过4000多天的不懈奋斗,苏莱曼凭借扎实肯干的态度和刻苦专研的劲头在公司高速发展的同时得到快速晋升,最后当上了副总经理。

ality,Q_80.png

埃及苏伊士巨石埃及公司副总经理苏莱曼(右)在生产车间同员工交流(2023年6月26日摄)。

作为中埃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成果,巨石埃及积极支持当地经济,助力埃及制造业产业跃升,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培养大量当地人才。

ality,Q_80.png

这是2022年9月7日在埃及苏伊士拍摄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综合服务大楼。巨石埃及公司坐落于该合作区。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对接巨石埃及公司,使埃及玻纤行业从无到有,并使埃及一举成为世界玻纤生产大国。目前,合作区吸引了巨石、西电、美的等多家中资企业和来自埃及、阿联酋、加拿大等地的国际企业。

ality,Q_80.png

员工在美的埃及厨房和热水器有限公司的洗碗机生产线上工作(2023年8月10日摄于埃及苏伊士省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ality,Q_80.png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三宝垄市佩马朗区,占地约7万平方米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中,制氧机不间断地工作,池里的虾苗已经一个半月大。

ality,Q_80.png

这是2023年8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三宝垄市佩马朗区拍摄的一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无人机照片)。

按照计划,这批虾养满4个月后,将被捞出放入装有冰块的纸箱中,送到位于三宝垄的加工厂进行清洗、剥壳、冷冻包装等粗加工处理,再装船运往中国福建福州。

ality,Q_80.png

工人在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印尼公司的对虾加工生产线上工作(2023年8月29日摄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三宝垄市)。

这是2023年8月24日拍摄的福清市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从印尼进口的冻虾。

产业链“手牵手”实现“双赢”,得益于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通过两国互设产业园,助力越来越多企业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ality,Q_80.png

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国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就建在这浩瀚无垠的沙漠腹地。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高居世界第四位,号称“蓝金之国”。阿姆河天然气项目年产量超百亿立方米,高峰产量4100万立方米/天,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最大天然气项目。

ality,Q_80.png

马佳洛夫·别贺卓特在位于土库曼斯坦列巴普州的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的气站内巡检(2023年8月14日摄)。

马佳洛夫·别贺卓特,一名从中国留学归来的大学生,如愿进入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成为一名采气工。新采出的气在集气站汇集后,沿着管道输送至处理厂,经过脱硫、脱碳、脱水、脱烃,最终被送进外输增压站。它们将抵达10公里外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接壤地区,汇入中国石油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合资运营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这一能源长龙的“龙头”也坐落于此。“龙头”即压气站首站,为天然气提供动力。在首站,站长宋晓宁已开始一天的忙碌。

ality,Q_80.png

站长宋晓宁在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压气站首站内对分析小屋进行检查(2023年8月7日摄)。

从首站出发,在接下来的84小时内,管道里的天然气将一路东行,翻越荒漠、草原和戈壁,蜿蜒近2000公里后抵达新疆霍尔果斯。

ality,Q_80.png

国家管网集团霍尔果斯作业区计量员常青(左)与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计量人员共同确认计量交接数据(资料照片)。

在这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与分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衔接,共同构成迄今为止世界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这条巨大的“气龙”,联通中外,辉映古今。在中亚境内,一部分管道恰好与“丝绸之路”并行,被称为能源“新丝路”。

ality,Q_80.png

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是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的巴基斯坦首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下首个输变电项目,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ality,Q_80.png

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中方值班长李守金(右)与巴方值班长祖贝尔·图费勒在站内园区巡检(2023年7月4日摄)。

图费勒是土生土长的拉合尔人,从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加入该项目。“当时,巴基斯坦没有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我对这项技术一无所知。项目上给我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像老师指导学生一样带着我迅速成长。”图费勒说。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中方值班长李守金就是带图费勒的工程师。

ality,Q_80.png

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中方值班长李守金(左)与巴方值班长祖贝尔·图费勒巡检由中国西电制造生产的换流变压器(2023年7月4日摄)。

换流变压器是该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研发生产地正是另一座千年古城——中国西安。1992年,西安与拉合尔结为友好城市,从此这对“姐妹城市”的缘分不断延续。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应用,来自中国的换流变压器设备在巴基斯坦的电网发挥了大作用。

ality,Q_80.png

工人在中国西电所属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忙碌(2023年7月12日摄)。

今年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2015年,中巴两国政府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走廊建设驶上了快车道。十年来,走廊建设给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千米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千米国家核心输电网。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策划:武巍

编辑:张善臣 张晨岑 高咏薇 李任滋

摄影:韩旭 王东震 隋先凯 徐钦 周义奥斯帕诺夫 艾哈迈德·卡迈勒 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 中油国际管道公司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蔡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