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食品安全计量合作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8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为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与共建国家计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中国计量标准体系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转移,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支持下,自2015年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系统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计量技术合作与援助,建立“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格局。

食品安全始终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要关切,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中国计量院通过与全球最高的政府间科学计量组织“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PM)”合作,参加BIPM于2016年发起的“能力建设和知识传播(CBKT)”计划,凭借在食品安全计量领域的技术优势,主导了该计划下旨在提升非洲发展中国家真菌毒素检测能力的CBKT项目,通过开展真菌毒素标准物质和标准检测方法的研发和培训,帮助南非等国建立真菌毒素计量能力并实现互认。2017年,中国计量院又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项目“农产品安全测量标准与技术示范研究及国际互认”支持下,全面深化食品安全合作内容,将合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扩大至大批亚洲国家。

2016年以来,中国计量院连续向BIPM派出9名访问学者,完成了8种真菌毒素标准物质的研制,建立了6种真菌毒素高准确度测量方法,为真菌毒素的准确检测提供了计量溯源保障。以南非为重点对象,对南非、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8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了45人月的技术培训。主导制定了真菌毒素标准物质溯源性评价指南3份、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指南1份。组织开展了“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量”国际比对1次和亚太区域能力验证1次。举办了APEC食品安全计量培训班,以及与BIPM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举办的“非洲食品安全研讨会”等国际会议4次。

合作项目形成了包含标准物质、标准方法、国际指南、人员培训、国际比对、能力验证在内的“全链条”合作成果。项目实施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培养“中枢”国家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进一步传播和应用。例如,在BIPM项目下,BIPM、中国计量院和南非计量院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中国派遣3名科学家赴BIPM开展研究,并在BIPM培训南非计量院技术人员,进而帮助南非建立几种关键真菌毒素纯物质和基体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检测方法。随后,南非计量院参加了中国计量院主导的“玉米赤霉烯酮国际关键比对”,实现了南非与中国在该项计量能力上的互认。作为“中枢”国家,南非进一步在非洲开展培训,并牵头组织了南非、赞比亚、肯尼亚、津巴布韦四国共八家检测实验室参加的能力验证,使非洲多国的检测实验室具备了检测能力,实现了检测结果的一致。

这项计量合作实实在在帮助一批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其急需的真菌毒素检测能力,在食品安全领域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计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增进合作国家民生福祉,有效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编辑:蒋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