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成立

发布时间:2022-07-10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董小涵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7月9日,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庆系列活动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外交部亚洲司参赞陈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田露露,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亚非工作部副主任栾宇滔,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理事会理事白重恩,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华侨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辞

彭刚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理论体系是时代所需。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成立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对于清华大学乃至全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而言都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南亚东南亚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期待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为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贡献“清华智慧”。另一方面,南亚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相融,人民相亲,相信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建立将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学术界的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平台与枢纽,为推动双边民心相通,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清华力量”。

据悉,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孕育而出,该项目自2012年起招生,共招收、培养了68名博士生,覆盖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贾鹏致辞

贾鹏指出,高校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实际行动,高校智库和学者不仅应积极为国与国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建言献策,还应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阐释和传播,帮助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对方国家,为国家间关系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营造友善的舆论氛围。

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致辞

阿塔育·习萨目寄语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将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学术研究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人民的相互理解,进而促进各国间的互相理解和学习。也希望中心的成立能够进一步推动中泰之间高等院校的交流,为国家发展、学术进步、解决区域及全球挑战做出贡献。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致辞

帕利塔·科霍纳表示,南亚、东南亚与中国都拥有繁荣的历史文化,并取得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当前,中国在科技、社会、发展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保持了对科学研究的热情,相信未来中国在学术领域会获得更高的成就,希望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致辞

周浩黎强调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分重要,明年印尼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将继续推动东盟—中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叶海林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致辞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叶海林与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先后代表国内南亚、东南亚研究领域的学者发言。

叶海林提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过去以西方视角为中心的区域国别研究范式亟待更新,中国学术界迫切需要创新理论与方法,开创以自身文化与文明为中心视角的研究框架。

许利平表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具有环境优势、平台优势与人才优势,在未来应当着重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这三对关系。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致辞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指出,地区研究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基础研究,重视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重视语言工具与在地研究。区域国别研究应当专注培养拥有全球视野、中国视域和对方视角的“三视人才”。清华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要为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明互鉴,实现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中心揭牌仪式

随后,彭刚、贾鹏、姜景奎、叶海林、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副院长张静、赵劲松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揭牌。

中心圆桌会议

线下与会人员合影

在中心圆桌会议环节,参会学者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展开了充分讨论。与会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国别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学科与平台建设,关注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关注交叉学科的研究,重视语言能力和田野调查方法。(董小涵)

编辑: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