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源:“一带一路”建设中艺术家们不应该缺席

发布时间:2020-05-24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编者按:这是一届非常时期的全国两会。对于正在走出新冠疫情阴霾,专注于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中国来说,人们对今年两会有着非常的期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多来,各类合作项目扎实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和沿线国家民生改善注入了重要动力。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稳步前行,必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引方向,为充满乱象的世界提供定力。

值此特殊时期,中国一带一路网与人民政协网联合推出主题为《共话后新冠时代的“一带一路”》系列文章, 聚众智,汇众力,方可共谋发展。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遭受打击,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在世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工作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艺术的力量也一定能够在其中更加增光添彩。

在我近年的创作实践中,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实地写生、交流,以及以“一带一路”为题材进行的创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一带一路”建设中,艺术家们不应该缺席。特别是新的时代背景下,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交往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肩负起文化艺术界人士的使命和担当。

“丝路”之美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最近,我正在创作一幅作品,暂定名《丝路飘香》。原本是作为外交礼品赠送给“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国家的,受疫情所限,计划延缓。但是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让我多次深思:画家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构图和色彩,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亮点所在。换一个角度来说,艺术作为历史的记录载体,丝路之美也能为新时代的创造者提供灵感来源。

2018年我曾应邀为中国美协、福建省文联、福州市政府主办的《海丝情 中国梦》主题画展专门创作作品。记得当时,我首先沉浸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构想的提出背景,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接着,我想到福建泉州、福州、漳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发港口,如今又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作为中国艺术家、福建艺术家,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对即将创作的作品充满期待。

一幅《古帆扬丝梦 金桥连万邦》在我一段时日的酝酿后挥笔而出。作品中“古帆扬丝路”的画面,灵感来源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极盛时期的明代,我描绘出郑和船队浩浩荡荡、扬帆远航的壮观情景。作品的下侧,是一架金色的中国古代桥梁,即“丝路金桥”。这本身也是我的艺术家朋友舒勇创作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的大型艺术人文景观作品。金是太阳的颜色,拥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桥是连接心灵的纽带,是连接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丝路金桥”是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一座灿烂、繁荣、和平、友谊的美丽“金桥”。

在《古帆扬丝梦 金桥连万邦》作品中,我希望借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丝路金桥”这个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符号,表现新时代的中国正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架起丝路金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事实上,从“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提出以来,许多艺术家积极地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我认为,这些创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艺术作品展示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优美生态,真实地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多方交往的良好态势。

更何况,无论是静态的景,动态的情,抑或是穿越古今的厚重、纵贯东西的碰撞,都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源泉。

艺术家能够搭建人文交流的桥梁

我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创作者,我的艺术和生活都根植在自己的祖国。但是在几次对外交流交往的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正是中国艺术家拥有的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对自然、人文的敬畏和热爱,我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我们友善、平和的待人之道,都成为打动世界的重要因子。艺术家,仿佛先天就可以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民间交流交往中担当友好使者。

2013年,联合国颇具影响力的环境领域奖项“地球卫士奖”在纽约举行颁奖典礼,嘉宾们在现场由衷地赞叹着获奖者为保护地球环境所作出的贡献,也由衷地赞美着他们手中的奖杯--来自中国名曰“荷瓶”的白瓷莲花宝球瓶。“荷瓶”就是我的作品。

带着‘荷瓶’走向世界,我履行了一个中国画家应有的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让我倍感荣幸,同时也备受鞭策。“荷瓶”巧妙地寓意“和平”,不仅完美地结合了中国的书画艺术和古老的陶瓷艺术,更将中国艺术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呼吁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完美结合起来。

说起“荷瓶”来到纽约的机缘,还得追溯到2013年上半年的第42个世界环境日,我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在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感恩自然·中国梦——董希源2013联合国艺术展”。期间,展出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元素以及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爱,深深感染了观者,其中就有中国瓷器画“荷瓶”。

内罗毕之行也让我感叹,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的艺术家一定要加大与非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那不仅是让艺术家们迸发灵感、增加阅历的一片大地,我们的创作和交流也会为中非友好搭建起更加牢固的人文桥梁。

2018年,我赴缅甸参加“国墨国色·艺术‘一带一路’”缅甸采风写生暨画展。画展期间,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洪亮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强调民心相通,最重要的是加强人文教育。中国画家们家通过画展,表现对文化的理解和共融。而且,他从画作中看到中国画家对缅甸风光的深入理解,这可以促进中缅两国的心灵相通。

2019年,我再次赴“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印尼去写生。这里是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发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有丰富的文化自然人文风貌。从交流活动上华侨华人朋友的盛情,到写生现场当地民众的围观,都能感受到印尼各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也能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艺术家还有很多需要走的路,需要交往的朋友,需要做的事。

创造条件让艺术家为丝路增光添彩

我们都很欣喜地看到,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后,沿线国家多有加入,各国人民对这个伟大倡议充满期待。客观上讲,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会对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造成较大影响,但这也应该是文化艺术工作者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刻。

做为一名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积极践行艺术创作、交流交往的同时,我也多次结合专业,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如我提交的《建议实施中国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提案》《建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推进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提案》,在全国美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共鸣,并得到中国文联、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今年,我又将提交《关于加强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提案》。

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以下简称“文艺两新”)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新兴力量,“文艺两新”中人才荟萃、思想活跃,艺术家多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文艺两新”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我认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建议中国文联牵头,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为重点,组织“文艺两新”开展“一带一路”等与国家发展重大主题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并形成长期机制。同时,充分发挥“文艺两新”现有艺术资源的作用,如民间艺术馆、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各类文艺网站等,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提供“双向服务”平台。

我建议要做好“文艺两新”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中的服务工作。特别是对外交流主管部门与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要热情支持“文艺两新”艺术家“走出去”,当好他们的“娘家人”;也要积极广开渠道,穿针引线,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请进来”,当好他们的“介绍人”。

此外,建议有关部门在“文艺两新”群体中,梯队式的培养考察筛选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分子,每年定期组织他们到“一带一路”国家举办各类型的艺术展览。同时采取报名备案、国家驻外使领馆参与主办等形式,鼓励“文艺两新”走出去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希望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鼓励与帮扶机制,支持“文艺两新”常态化参与和开展“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

在此,我想再次呼吁,更多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加入进来,共同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

委员名片

董希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6年起应邀在上海、福建、广东、台湾、香港、北京、澳门、江苏以及联合国环境署举办个人画展近五十次。2007年,为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创作国画《锦绣河山美如画》,2013年,瓷画作品“荷瓶(和平)”被选作“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奖杯,2017年,瓷画作品“富贵五福”被选作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专用国礼。2015年开始,开展历时三年、行程5万多公里的“红色写生之旅”,完成了60多件红色主题的国画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32米长卷《万里海疆图》。2018年,为上海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创作国画《玉兰飘香》。

多幅代表作品分别由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全国人大机关、中国驻外使馆、国际奥委会、中国美协收藏并陈列,25幅作品被选为制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年贺卡。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