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潘峙钢:人道主义视角的“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17-08-01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潘峙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人道主义是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它在今天的涵义更为广泛,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以人为本”十分贴近。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不仅基于道德层面,它还是一种天下大道,利人才能利己,因此,人道主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今天的中国正在向全世界发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经过几十年励精图治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自身业已发展起来的情形下,协同邻国一起发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发展,这就是天下大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国际人道主义,我认为需要两手抓,一是紧急的事情要特办,对待国际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自然灾害,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解人燃眉之急;二是要有大格局,以长远眼光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的问题,最终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

在第一个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一直以来积极参与世界人道主义救援。比如,2016年9月,在联合国难民峰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表讲话,愿提供1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2017年3月,中国向肯尼亚承诺提供2万吨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上做的类似事情不胜枚举。

在第二个方面,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是谋求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平等的格局,并以实际行动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贫困是“无声的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人类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发展失衡。过去的发展模式造成巨大的贫富悬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不平衡,逐步实现均衡化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够和平、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将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一般较低,急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带动他们的就业。当大量贫困人口投入到社会发展之中,这有助于减少贫困,减少冲突,形成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带一路”提倡“共商、共建、共享”,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摒弃意识形态,包容各种信仰、风俗习惯、经济制度,最广泛的一次国际间协同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践行国际人道主义的全新理念和有效载体。(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潘峙钢)

(原标题:人道主义视角的“一带一路”)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