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共创“甜”蜜事业——埃塞俄比亚糖厂项目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新华丝路网 作者:聂赟彬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中国和埃塞俄比亚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双方关系一直是中非合作的典范。尤其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埃合作领域更加广泛。2013年以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工国际)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埃塞俄比亚开展食糖产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树立了中非合作的典范,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基本情况

埃塞俄比亚咖啡闻名世界,埃塞俄比亚人也酷爱咖啡,糖是埃塞俄比亚人日常生活必需品。但由于糖业生产能力不足,埃塞俄比亚食糖供需缺口较大。埃塞俄比亚人口超1亿,按照非洲区域平均消费量每人每年14公斤食糖计算,埃塞俄比亚每年对食糖的需求量约140万吨,但本国食糖年产量只有不到30万吨,缺口超110万吨。

尽管当地气候土地条件适合甘蔗种植,但由于食糖加工产能和技术缺乏,埃塞俄比亚每年需花费数亿美元外汇进口白糖。因此,增加制糖产能、提高制糖技术是埃塞俄比亚迫在眉睫的战略需求。自2009年起,埃塞俄比亚陆续启动糖厂建设,还从农民手里征收了大量土地用于甘蔗种植。但由于项目建设和管理问题,误期和超支严重,糖厂建设被迫停工。

中工国际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聚焦设计咨询与工程承包、先进工程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工程投资与运营三大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勘察设计、规划咨询、融资投资、成套设备采购供应、施工与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等综合服务。中工国际在了解到埃塞俄比亚食糖产业的发展规划后,决定助力该国发展壮大食糖产业。

中工国际发挥专业优势,于2013年承建埃塞俄比亚北部日处理24000吨甘蔗的瓦尔凯特糖厂,获得了埃塞俄比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在此背景下,受埃塞俄比亚糖业集团的委托,中工国际于2019年接手埃塞俄比亚糖业集团未完成的贝雷斯1号糖厂建设任务。经过2年建设,中工国际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埃塞俄比亚武装冲突和材料短缺等重重困难,完成了项目建设。2021年6月6日,贝雷斯1号糖厂正式投入运营并正式出糖。2022年5月,中工国际受业主埃塞俄比亚糖业公司邀请,成功签署了该项目的运营合同。2023年4月,在完成了项目的完工测试和性能测试后,中工国际再次受业主委托,签署了该项目的2023年运营合同。

二、主要做法及模式

项目自建设以来,中工国际从项目管理团队成立、商务合同管理、分包商招标、项目执行实施、人才培养、项目成本控制、质量及安全管理和品牌树立等全方位、多角度参与项目建设。

f49b21447fe942568663cb2c67a41d7f.png

埃塞俄比亚贝雷斯1号糖厂鸟瞰图

一是统筹谋划布局,打造全流程管理模式。在项目开发设计初期,中工国际对项目设计情况、设备条件、施工状况等情况进行了大量现场考察,收集资料和深度分析,快速又专业地完成了项目补充设计和设备选型,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该项目采用印度的概念设计,设备来自德国、中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在执行中,各专业组深入消化原技术思路,了解设备特点,结合现场实际和未来运营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精细化施工,成功完成了各系统续建工作。积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业主的深度高效沟通,实现作业规范、技术管控有力,得到了监理和业主的高度评价。项目部技术人员因地制宜,结合国内糖厂生产运营经验,对原有工艺和老旧设备提出改进意见,累计提出1000余个改进建议和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深植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绿色施工。中工国际坚持环保领跑、效益领先的科学建设之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引导项目建设。在项目实施中融合了公司“绿色设计,绿色工程,绿色制造和绿色产业”的“四绿”理念,打造绿色环保精品工程。项目包含一座日处理可达6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中工国际项目部定时检测排水的BOD、COD5和溶解氧等指标,确保排放废水达到灌溉用水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浇灌甘蔗地,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也节约了水资源。此外,中工国际还制定了多项施工环保管理措施,如废土弃运、建筑垃圾和安装耗材废料外运、场区扬尘治理、废气废水排放等,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团队专项监督,形成常态机制,确保各类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推进共建共享共赢,支持属地化协同发展。埃塞俄比亚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糖厂领域的专业设备大多依赖进口。中工国际项目部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因地制宜,将中国先进施工技术和工艺方法与埃塞俄比亚工程实际相结合,既满足了规范要求,也保证了工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优质的工程服务。项目在土建、电气安装、结构安装、保温工程等方面大量选用本地施工企业,带动本土企业的发展。此外,中工国际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招收上,也尽量实现属地化管理、属地化运行。建设高峰期时,现场1000多工人里有800多人都来自当地。

53fa3263c5674330af3dfa3ba8769112.png

埃塞俄比亚青少年手捧白糖

三、成效及展望

一是减少埃塞俄比亚食糖缺口,节省大量外汇。贝雷斯1号糖厂满负荷运转状态下,可实现日榨甘蔗12000吨,日产精糖1500吨,年产白糖20万吨,每年节省外汇1.2亿美元。这些节省的外汇被用以进口食用油、小麦等其他急缺的粮食作物和产品,为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人才培养。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运营期,贝雷斯1号糖厂可解决5000名甘蔗种植工,4000名甘蔗收割工,1000名糖厂运营技术工人的就业。建设期和运营期带动了建筑材料和施工耗材等上下游供应商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社区经济、住房、餐饮、畜牧、社区医疗健康和教育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项目运营期20余名工程师和70余运营工人的中方团队通过两班倒的不间断值班,将先进的制糖工艺和热电站操作技术传授给了当地工程师和工人,为埃塞俄比亚培养了大批制糖专业技术人员,还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熟练施工技术人才,提高当地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是实现绿色低碳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贝雷斯1号糖厂利用锅炉焚烧甘蔗渣发电和产生蒸汽,电和汽满足工艺设备生产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又被种植的甘蔗吸收,工艺副产品废蜜可制作饲料和酒精,滤泥和灰渣经处理又可作为甘蔗生长的肥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同时糖厂的两个25兆瓦发电机组在保证糖厂生产用电外,还可以每天对外发电240兆瓦时,缓解当地电网用电压力,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60万美元。

四是创造和传递中国精品工程价值。贝雷斯1号糖厂项目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埃塞俄比亚各界的一致好评。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曾表示该项目承载了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希望,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州市等各级政府将糖厂作为不同学龄学子的教育基地。

未来,中工国际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继续深化与埃塞俄比亚和非洲其他国家在制糖领域的合作,全面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全球减贫事业,努力把每一个项目建设成为沟通两国民心相通的纽带、友谊深化的桥梁,高水平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和智慧。(编写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聂赟彬;案例材料及基础稿件来源: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