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命运共同体》第五集:食物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04-13 来源:央视网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当我们从星空回望地球,黑暗中的光点,汇聚出“一带一路”沿线的人口分布。不同的颜色,正闪耀着人们的口味偏好。亿赞普大数据显示,吃辣的嗜好正在“一带一路”上扩张,它成为亚洲和中东欧45个国家追捧的第一口味。作为吃辣的主力军,中国网民最推崇的外国美食又是什么?

一根辣椒 中国和泰国的选择竟然是这样

当我们从星空回望地球,黑暗中的光点,汇聚出“一带一路”沿线的人口分布。不同的颜色,正闪耀着人们的口味偏好。跳跃的火红色,代表辛辣的口味,他们占据着东南亚和中东欧的版图。非洲、中亚和西亚被温馨的甜味覆盖,巧克力色的苦味和柠檬黄色的酸味则零零星星散落各地。亿赞普大数据显示,吃辣的嗜好正在“一带一路”上扩张,它成为亚洲和中东欧45个国家追捧的第一口味。

作为吃辣的主力军,中国网民最推崇的外国美食又是什么?大数据挖掘发现,天量点击率和关键词搜索,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冬阴功汤。

在泰国话里, “冬荫”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虾的意思。“冬阴功汤”翻译过来就是“酸辣虾汤”。(视频截图)

在泰国话里, “冬荫”是酸辣的意思,“功”是虾的意思。“冬阴功汤”翻译过来就是“酸辣虾汤”。在冬荫功汤的食材里,必不可少的有泰国柠檬,香茅,而汤里的辣味则是泰国朝天椒。

与中国网友喜欢的美食不同,大数据用泰国文字挖掘的异国美食排名里,却是中国的辣子鸡丁。凭借这一口麻辣,辣子鸡丁征服了2500万泰国网友的味蕾,也俘获了泰国公主诗琳通的芳心。

今年是公主60岁诞辰,她对生日晚宴提出了唯一的要求,吃中国川菜。在异国他乡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做出一桌桌完美的川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保证食材的足够新鲜,土鸡、笋子、泡菜、辣椒、花椒等3400多公斤的食材分三个批次、五个航班全部空运到泰国。这场盛大的皇家盛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而辣子鸡丁更是作为当晚最受欢迎的菜肴,被两百多位宾客一扫而空。

一个“辣”字,两种写法,中泰两国交换辣味的背后,是有趣的辣椒贸易。就在去年,全国的8000多吨干辣椒汇聚到青岛等港口,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泰国;与此同时,58吨新鲜的泰国辣椒沿着湄公河来到中国腹地,再散布到全国各地。

简单的口味交换,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构建起大量的农产品贸易。印尼最大宗的农产品进口就来自中国。

上图中的这条光线,就是一年来50万吨大蒜从中国港口输往印尼的航运轨迹。

而中国进口最多的农产品则是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六百万吨的棕榈油贸易划出一道道光轨,这也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

你吃一包方便面 知道印尼和新加坡能赚到多少钱吗?

全世界消耗方便食品最快的地方在哪里?答案也许是匆忙的旅途。中国每年要消耗四百多亿包,假设把这些小小的方便面摞起来,将是28万节车厢从北京西站连接到广州西站,在由广州连回北京

生产这么多方便面,离不开一种特殊的食材,那就是棕榈油。在天津一家方便面包装车间,一条生产线每一分钟能产出500包方便面,每炸一包方便面,耗油12克,也就是说一分钟就会耗油12斤。由于棕榈油稳定性好、不易变质,广泛用于方便面、饼干、冰棍等食品加工要满足全国老百姓对方便面的需求,就得上百万吨棕榈油。

但是棕榈油中国却一滴也不产,因为用来生产棕榈油的油棕树,必须生长在赤道上下五度的地方,受到阳光直射,充分的降雨,才能结出含油量足够高的果子来。

在印度尼西亚的格拉哈油棕种植园,占地面积达到20万亩,比北京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加起来的面积都要大。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200万棵油棕树。棕榈果出油率非常高,榨出12克的油,五六个果子就够了,而用大豆的话,消耗量要比棕榈果多两倍。

100多年前,棕榈树从非洲西海岸,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东南亚,而现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地。棕榈油从这里返销西非,也卖到了全世界。当前,整个“一带一路”国家棕榈油的年贸易量已经超过四千万吨。

当前,整个“一带一路”国家棕榈油的年贸易量已经超过四千万吨。(视频截图)

就在人们消费棕榈油的同时,也产生天量的棕榈壳,而这些棕榈壳已经被当做燃煤的替代品被再次利用。

在新加坡新加坡这个“花园国家”有着苛刻的环境政策,发电一律使用石油和天然气。但5年前,这座燃煤电厂破天荒地被批准建设投产,它的理由就是用棕榈壳代替燃煤。

如果用统计数据来讲这个故事,它会是这个样子:当三个中国小伙伴各吃一碗泡面的时候,印度尼西亚产生的棕榈壳,可以让新加坡200盏5瓦的节能灯泡,同时点亮一个小时。三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这样把三个国家装进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哈萨克斯坦的一张馕 少了中国不行?

以食物为媒介,多边贸易让风俗各异的国家变得更加紧密。为了喝上香醇的奶茶,伊朗每年要从斯里兰卡进口3万吨红茶,剩余的牛奶出口却出口到遥远的格鲁吉亚和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盛产绵羊,柔软的绵羊皮更受新加坡消费者的欢迎,而每年六千吨的绵羊肉则卖给了沙特阿拉伯人。当巴基斯坦的羊肉摆上沙特人的餐桌上时,中国的一种食材已经悄悄地潜入了哈萨克斯坦人的主食中。

在哈萨克斯坦,最出名的广告语是“中国酵母,发面就是快”。因为哈萨克斯坦人一天也离不开“馕”这种面食,而要做馕,就少不了在和面的时候加入酵母。酵母,是3000年前古代埃及人偶然的发现,从此人类得到了面包,酵母可以说是面食的灵魂。从贸易数据看,在广袤的中亚,每两张馕里,就有一张是靠中国酵母发酵的。

当中国酵母在哈萨克斯坦的里中发酵时,哈萨克斯坦的面粉也已经进驻中国地面包房,中国传统的面粉更适合做包子馒头,要做出松软绵滑的面包,就得需要高筋面粉,爱吃面包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所以这几年的高筋面粉的进口量越来越大。

现在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强筋小麦也越来越多,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5万吨。(视频截图)

现在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强筋小麦也越来越多,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5万吨。但是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效率低,中亚的黑土地,地力、气候这些条件并不比中国差,粮食产量却只有中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产量怎么会这么低?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技术的落后。比如育种技术、农业机械短缺、产业链不完善都是问题。数据分析发现,整个中亚地区还有2000万吨粮食的生产潜力没有挖掘出来,这相当于中国山东省的小麦产量。

两年前,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农业领域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在这里建立了全塔唯一的种子实验室和种子生产线,并针对当地环境进行了改良和种植实验。第一批中国种子种下去,塔吉克斯坦农业历史上空前的实现了一季两熟。

大数据发现,农机的检索热度在中亚地区和乌克兰呈现趋势性增长,特别是乌克兰一度因为农机短缺造成粮食减产,将乌克兰网民对农机的关注度推到热度榜榜首。与此同时,牛奶的检索热度近两年在斯里兰卡不断攀升,这背后是斯里兰卡产奶量不足以满足半数人口的巨大缺口。

检索热度的背后,既是关注度,也是“一带一路”国家互通有无的商机。你看到的每一条发光的贸易纽带,都意味着数额超过十亿美金的大宗农产品贸易;每一条银线,既是价值上亿的交易,也是这个国家人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异国美食。在千年古丝绸之路上,现在每一天,超乎想象的谷物、牛羊肉、蔬菜、牛奶、咖啡、香料在版图间穿梭。如今,“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总量已经超过两万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的经济总量。随着越来越密集的贸易往来,每年将有数千亿的增长空间在这里成长。

(本纪录片原刊发于2015年10月7日)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