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70年巨变:2018年一天经济总量等于1978年一年

发布时间:2019-07-31 来源:中国发展网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阳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发动机’和‘火车头’的带动作用。”日前,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发布会上如此概括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陈晏表示,1949年,贵阳市的生产总值只有1467万元(当年价),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年的经济总量也仅有10.77亿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攀升,1994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元,各花了16年;2013年突破2000亿元,2016年突破3000亿元,均只用了3年。到2018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3798.45亿元,一天的经济总量就达10.4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年;经济增速达到9.9%,连续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5.67亿元,增长9.1%,连续26个季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

1964年以后,国家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一批军工和工业企业迁至贵阳,为贵阳实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阳实体经济茁壮成长,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13.4调整为2018年的4形成“一产稳中向好、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做大做优”的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大数据引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2018年,新经济、绿色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和4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8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75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综合科技进步指数达到94.7%。大数据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风生水起,2018年,大数据企业总量达到1632家,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大数据已成为推动贵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数谷”成为世界认识贵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爽爽贵阳”代替“酸雨城市”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贵阳市曾经是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贵阳市委、市政府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抓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于2001年成功摘掉“酸雨城市”的帽子。进入新世纪,贵阳市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07年,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2012年,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2018年,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还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爽爽贵阳”成为贵阳的金字招牌。

天堑变通途

陈晏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秉持交通引领发展的理念,推动大建设,构建大网络,通过构建大路网推动大建设,拉开了城市框架,拓展了城市空间,扩大了城市规模。1991年,贵阳市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2018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02公里,占全省近1/10;1997年,贵阳龙洞堡机场建成通航,2018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9.4万人次;2014年,贵广高速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贵阳迈进“高铁时代”,2018年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运营,贵阳步入“轨道交通时代”;2013年,建成总长374.4公里的“三环十六射”骨架路网。随着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贵阳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在交通的引领带动下,贵阳城市建设不断加快,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75.4%,是全省(47.52%)的1.6倍,是全国(59.58%)的1.3倍,建成区面积达到433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7.2倍,常住人口488.19万人,是1978年(234.17万人)的2.1倍。如今的贵阳,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从“双欠”到“贵漂”的逆袭跨越

在建国之初,贵阳是一个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西南欠发达、欠开放城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阳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上世纪90年代初,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起步,成为贵州改革开放的首批试验田。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机遇,在全省率先设立首个综合保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建立全省首个航空港经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形成了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四轮驱动”的开放格局。2007年、2014年,举办了首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并连续至今。与此同时,贵阳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先后与英国利物浦市等12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好交往城市。开放型经济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4.94亿美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外资15.89亿美元、增长18.1%,全市国内外500强企业达到113家。城市影响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形成令人瞩目的“贵漂”现象,根据《2019年人才前景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三季度至2018年四季度6个季度中,贵阳以7.17%的人才净流入率,排在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城市第五位。

人民生活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

陈晏说,历届贵阳市委、市政府把摆脱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早在1985年,贵阳正式开启了扶贫开发工作;1998年,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01年,贵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909元和2229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是1981年的3.6和3.1倍;201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115元和15648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是2001年的3.9倍和4.7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2年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整市脱贫,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2018年全市人均GDP达到78449元。与此同时,贵阳市强化省会担当,以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2018年,贵阳市为兄弟市(州)腾出35%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份额,带着省内1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承诺,助推习水县、镇宁县、麻江县、印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此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进步,70年来,贵阳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编辑: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