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光明网 作者:尹红英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文化交流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民族性、国家性。不同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文化符号系统、认知体系、规范体系,在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有矛盾冲突的发生。在国家层面,跨文化交流冲突可能会导致政治冲突;在个人层面,跨文化可能会导致“文化休克”。

我们的时代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双方需要寻找到最大公约数,进而达成共识。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启迪思想、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多重文化意义之下重叠的生活世界里架起不同解释之间共同认识的桥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中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占据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制高点”,将自己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价值奉为“普世价值”。同时,在文化交流中仍强化“西方中心论”,奉行文化霸权,借助资本的力量,冲击处在边缘的弱势文化体系,使得文化价值出现了等级差别和畸形发展。

如何破解这种文明交流悖论?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强调了文化与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与世界的三重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既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这为我们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指明了方向:必须从跨文化的视野以文明对话论突破和超越文明等级论,必须从跨文化哲学建构世界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文化与民族、国家、世界关系的真理性原则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建设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秩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具有天下意义的共同发展平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对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哲学的贡献是以文明对话论突破和超越文明等级论。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方法论互学作用。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其价值意义得以传递时,才意味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论需要把“什么是”和“怎么样”结合起来,构建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时间同质化、空间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在文化各个层面展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存智慧、精神特质、文化血脉;另一方面要融入并丰富世界价值共识,及时地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从而有利于推动营造中国当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关于文明本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多彩、平等、包容”的中国思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范畴;关于文明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交流、互鉴、共存”的中国主张,为跨文化交流丰富了内容范畴;关于文明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为跨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性目标。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叙事模式互鉴作用。叙事是实践诠释学的基石,它可以更加直接地呈现和把握实践的个别性和异质性。比如恩格斯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德国人继承的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法国人继承的是古典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英国人则是这两种不同传统的混合。可见,任何一种哲学叙事模式与其要发挥的社会作用和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任何一种哲学的民族特点也都与社会作用、与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叙事模式,首先,要关照当代中国面临的突出文化问题,比如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其次,要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系统的概括梳理,这主要集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进行规律性探索;再次,要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宣传好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国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已形成了丰富哲学思想,蕴含了高尚的人文精神、深刻的教化思想、胸怀天下的道德理念等。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作者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副教授 尹红英)

(原标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编辑:蒋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