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平: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更需“文明对话”

发布时间:2020-05-22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马东平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编者按:这是一届非常时期的全国两会。对于正在走出新冠疫情阴霾,专注于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中国来说,人们对今年两会有着非常的期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多来,各类合作项目扎实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和沿线国家民生改善注入了重要动力。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稳步前行,必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引方向,为充满乱象的世界提供定力。

值此特殊时期,中国一带一路网与人民政协网联合推出主题为《共话后新冠时代的“一带一路”》系列文章, 聚众智,汇众力,方可共谋发展。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发展进程受到深刻影响,国家之间、文明之间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隔膜。亚洲人需要自己主导自己的命运,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除了政治、经济的联系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亚洲各国彼此强化联系、消除隔膜、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去年,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对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建议继续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对亚洲各国彼此强化联系、消除隔膜以及扩大“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和意义,除了北京,甘肃敦煌是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最佳地方。

文明交流互鉴不会自动实现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意识需要更加主动。中国发展尤其是经济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要进一步发展,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要拉紧亚洲各国的手,让亚洲成为和平、繁荣、和谐的亚洲,我们自身更需要放下“身段”,秉持平等和尊重的原则,强化文化交流互鉴,奠定民心相通的基础。民心相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和持久度,也极大影响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立。

文明交流互鉴行动需要更加深入和持久。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超过1.6亿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4亿人次,这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这也说明目前的文明交流有广泛性,但我们这么庞大的入境出境人数中更多的只是走马观花的游客,有多少人是带着深入交流文化和文明互鉴的目的去行走的?可能屈指可数。文明交流互鉴不会因经济合作深入而自动实现,它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须从点滴做起。

促进文明交流的思想和媒体环境还需更清朗。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一方面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中华文明在亚洲文明格局中的文化话语权;另一方面,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文明的舆论环境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要从发现“文明之美”着眼,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思想和良好的交流舆论氛围。

文明被人为贴上标签阻碍交流互鉴

虽然亚洲文明在过去的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到今天“一带一路”等新途径、新平台,得到了不断的交流和互鉴,但交流的意识、目标和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如下:

政治上存在的隔膜。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政治都有极其复杂的世界政治走向背景,政治上存在的隔膜是阻碍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最重要的因素。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亚洲作为全球第一大洲及人口第一大洲,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2017年亚洲人均GDP最高的卡塔尔是最低的阿富汗的125倍。文明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发展的不平衡性却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互鉴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民粹主义思潮有所抬头。国内外民粹主义把珍爱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异化成憎恨别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提供了途径,不利于文明的交流和互鉴。

西方“文明冲突”论调对知识阶层的负面影响。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冲突和问题给诸如西方“文明冲突”论调“合理”似乎给了验证,但所谓的“文明冲突”现象的加剧不能仅仅从文明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冲突双方利益集团及其领袖人物的决策的影响。但这些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国家的知识阶层,这种影响后果就是对文明贴上主观标签,阻碍了文明交流和互鉴。

敦煌更能唤起亚洲人民的历史记忆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当今世界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明只有四个,就是古希腊、伊朗、印度与中国,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大文明汇流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就这一句话,足以证明,敦煌历来是文明交汇之地,在敦煌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更能唤起亚洲人民之间文化交往交流和互鉴的历史记忆和现实需要。

亚洲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绝大多数文明交流互鉴事实往往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被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民众所熟知。鉴于此,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通过智库、媒体、文物以及文化产品等讲好“我们之间的故事”,加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信任,彼此尊重,最终实现各个方面的共赢。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派驻机构和人员增多,对派驻人员进行相关文化知识和文化理念的培训就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培训的交流群体,深度融入当地社会,加强和当地老百姓的交往和情感,无形中就进行了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思想意识中要奠定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凝聚之魂,各个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文化大树上的开枝散叶的思想基础。在加大文明交流和互鉴的同时,主动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挖掘中华文化精髓,加大中华文化的传播深度和广度。

在宣传媒体加大对“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现状和意义的宣传,批驳民粹主义思潮和“文明冲突”论调。加强媒体公共性建设,一方面使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成为民众自由交流,针砭时弊的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监督、立法等加大对网络媒介的监管,通过掌握媒体话语权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给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清朗的宣传传播环境。

委员名片

马东平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博士研究生,研究员,无党派,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国家及省级公开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作为主持人完成了两项、在研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走进八坊--文化边界中的回族民俗研究》《陇上丝绸之路三千里--文本和故事》等,出版编著《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方略研究》《丝绸之路三千里》等,参与《中哈友好关系史》研究。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我们之间的故事”》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


编辑:曹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