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彼得·诺兰:“一带一路”对西方不是威胁 是合作机会

发布时间:2017-10-13 来源:新华社 作者:桂涛 牛旺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西方国家带来机遇,对它们而言不是威胁,而是真正的合作机会。

诺兰是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教授,著有《认识中国——丝绸之路与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与自由:全球化的矛盾性》《中国与全球经济》和《中国与全球商业革命》等多部著作。

诺兰说,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能力是中国近年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可能,西方可以从中找到机会,但这却常常被误解与忽视。

他举例说,未来丝绸之路沿线也许会看到许多类似在上海浦东那样的高楼,虽然可能是中国建筑公司修建,但楼里的高速电梯系统和现代信息科技却可能由三菱、奥的斯、施耐德、西门子这样的公司提供,因为西方在科技、全球信息技术、飞机制造和汽车制造等方面仍然领先,完全能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达到中国倡导的“双赢”结果。

诺兰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其历史渊源。“比如佛教从印度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今天还在影响中国人,这就是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对中国的历史影响,也是现实影响,”他说,“这也是通过发展贸易带来和平与繁荣的一个具体例证。”

诺兰说,今天丝绸之路沿线的情况要比历史复杂得多。跨国高铁和电力建设的难度不容小觑,战争、法律、地权和政治的不确定性都可能成为挑战。

诺兰认为,中国的领导层五年来展现出灵活与务实,取得巨大成就,“过去几年,中国国内出现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中国贡献了全球增长中很大一部分,中国领导人在努力领导一个稳定的社会,这一点即使是批评中国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诺兰说,中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在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道路。他对中国成功“寻路”有信心,但认为西方理解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他表示,中国务实而不咄咄逼人,“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给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和仁的理念也对这个时代有许多借鉴意义。

诺兰说,西方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占比则越来越大,“世界在巨变,而中国是最重要的变化”。

“现在人们才意识到,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政府管理水平最高、哲学思想最深邃的地方,”他说,“现在中国正在逐渐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根基。”

(原标题:专访:“一带一路”对西方不是威胁,是合作机会——访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