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路路相通促开放

发布时间:2023-10-13 来源:新华社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办法,是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路相通,情相牵,心相近,梦相连。十年来,无数人的生活与命运,因“一带一路”而改变。

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风电场助力哈萨克斯坦向低碳转型,非洲偏远村庄接入了卫星电视信号,安哥拉干旱地区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干净的饮用水……一个个幸福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涌现。

ality,Q_80.png

在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巴冲县中泰铁路施工现场,大型工程机械紧张作业,重型卡车穿梭往来,泰国女生潘纳洛和中泰两国工程师一起忙碌着。

ality,Q_80.png

潘纳洛(中)在泰国呵叻府的中泰铁路建设现场工作(2023年2月23日摄)。

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并看好中泰两国经贸合作前景,潘纳洛曾在中国留学多年。回到泰国后,她成功应聘成为中泰铁路一期工程项目部监理总站的专职翻译。曾在中国学习生活多年的潘纳洛见证了高铁给沿线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她期待中泰铁路能早日建成通车,助力泰国经济社会发展。

ality,Q_80.png

这是2023年2月23日在泰国呵叻府拍摄的中泰铁路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据泰国交通部轨道交通厅评估,中泰铁路一期工程预计2026年竣工通车,二期工程有望于2029年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中泰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及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中泰铁路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一期工程连接曼谷和呵叻,二期工程将实现与中老铁路衔接,经老挝磨丁和中国磨憨可以抵达昆明。

ality,Q_80.png

匈塞铁路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项目。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两国首都间铁路旅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目前,匈塞铁路匈牙利段的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ality,Q_80.png

这是2023年4月18日在匈牙利孔圣米克洛什拍摄的匈塞铁路匈牙利段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在中铁上海局匈塞项目总施工经理翁布鲁施·陶马什眼里,匈塞铁路项目规模十分宏大,这激起了他的兴趣和挑战欲,也促使他踏上了每天往返320公里的通勤路。近一年来,翁布鲁施每天与中国同事打交道,从最开始的语言不通,到逐渐形成默契,有时仅用几个专业术语、图纸乃至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流。翁布鲁施称“铁路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在他看来,匈塞铁路项目不仅包括铁路建设,还包括沿线站房等设施的建设,将为当地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ality,Q_80.png

翁布鲁施(右)在匈牙利索包德萨拉什的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工地与同事交流(2023年2月22日摄)。

ality,Q_80.png

作为中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肯尼亚蒙内铁路建成通车6年来给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方为肯尼亚培养了大批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随着建设推进,现场工作将由肯方独立开展,中国“师父”将逐步结束任务回国。但蒙内铁路师徒之间的友好情谊将地久天长,在未来结出更多硕果。

ality,Q_80.png

蒋立平(右)与学员霍勒斯从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内铁路机车旁走过(2023年5月23日摄于肯尼亚内罗毕)。

中国“师父”蒋立平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的火车驾驶员,他2018年来到肯尼亚,负责驾驶员日常技术业务培训、标准化作业监督指导等工作。霍勒斯是蒋立平的学员,他们一同协作,往返于蒙内铁路的沿途站点。在6平方米的驾驶室内,内燃机的轰鸣阻隔话语的传递,驾驶员间的默契格外重要。“霍勒斯有想法、很刻苦。希望学员们来中国做客,因为我们是师徒,更是朋友。”蒋立平说。霍勒斯表示,中国老师的专业培训让他受益良多,“希望师父能常回肯尼亚看看”,未来自己打算“为蒙内铁路培养更多可靠的驾驶员”。

ality,Q_80.png

毛鑫(右)与学员彼得·恩坚加在运转车间内调度车辆(2023年5月23日摄于肯尼亚内罗毕)。

中国“师父”毛鑫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运输部内罗毕车站运转主任,他与“徒弟”彼得·恩坚加一起制定调度计划、调控列车运转。“我们无保留地把国内的技术标准带到肯尼亚,学员已达到国内车站同等作业标准”,毛鑫说,帮助肯尼亚建设第一条现代化铁路,是他人生中的亮点。彼得表示,自己从师父身上学到了许多专业技术,未来他将把知识传授给更多人。

ality,Q_80.png

吴同明(右)与学员基鲁姆瓦在车辆运用车间检查发电车(2023年5月23日摄于肯尼亚内罗毕)。

2017年来到肯尼亚的中国“师父”吴同明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车间工程师。随着蒙内铁路对运力需求的提升,他与学员与时俱进,针对增设的夜班车一同制定、更新检测细则。“学员的积极主动让我印象深刻”,吴同明说。学员博尼费斯·基鲁姆瓦认为,跟中国师父学习的不仅是技术,实际操作的经验更为宝贵。基鲁姆瓦说,“未来希望更多的中国老师来到肯尼亚,与我们一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ality,Q_80.png

何肖(左一)与学员班组在上轨作业前检查仪器(2023年5月23日摄于肯尼亚内罗毕)。

中国“师父”何肖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工电部的工务工程师,3年建设、6年运营,他见证了蒙内铁路从无到有的过程。他的“徒弟”奥利弗自2016年开始从事铁路轨道检修相关工作,2022年被提升为技术主管。奥利弗说:“中国师父助我促进事业发展,未来我希望能更好地用我所学,保障铁路运营和旅客安全。”

ality,Q_80.png

陈玲(右)在休息时教学员唱中文歌曲(2023年5月23日摄于肯尼亚内罗毕)。

中国“师父”陈玲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工电部电子设备检修工区工长。在肯尼亚工作4年来,她见证了女学员们电务技术的成长。“现在她们都能独当一面。”陈玲说。朱迪思是陈玲的学员之一,她表示自己从师父那里获得的不仅是技术,工作间隙对饮食、文化等多维度的交流同样让她受益匪浅。“我们之间是师徒,更是姐妹。”朱迪思说。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推动下,中肯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基础设施合作逐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未来必将取得更多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ality,Q_80.png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众多基建项目推动了共建国家的城市建设和民生发展。许多参与其中的建设者,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还收获了幸福的家庭。参与多项公路建设的多哥青年苏信就是其中的一员。

ality,Q_80.png

苏信(右)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快速公交项目建设工地与同事交流(2023年5月13日摄)。

苏信目前担任塞内加尔达喀尔快速公交项目经理助理。在多哥洛美大学孔子学院学习了汉语后,苏信应聘加入中国路桥公司,参与了多个中非合作项目的公路建设,从翻译成长为项目管理人才。

ality,Q_80.png

这是2023年5月13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拍摄的建设中的一座达喀尔快速公交项目的车站。

苏信目前参与的达喀尔快速公交系统项目,是塞内加尔第一条城市快速公交线路。这条长约18公里的道路将穿过达喀尔人口密度最高的社区和核心商务区,建成后有助于缓解首都交通压力。他希望未来能够参与更多中非合作项目建设,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ality,Q_80.png

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19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400万吨……自开通以来,中老铁路客货运输“量质齐升”。

ality,Q_80.png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澜沧号”动车组通过中老友谊隧道内的两国边界(2021年10月15日摄)。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钢铁巨龙”跨越山河,促进了中老两国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的黄金大通道。

ality,Q_80.png

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的学生在“澜沧号”动车组上欣赏中老铁路老挝段沿线风光(2022年12月1日摄)。

中老铁路老挝段沿线客运站的候车室干净整洁,车厢温馨舒适,客运人员和乘务人员落落大方,优质的服务温暖着乘客的心。

ality,Q_80.png

中老铁路员工与小乘客合影(2022年4月24日摄于老挝琅勃拉邦)。

中老铁路拉近两国距离,友谊的故事不断被书写。

ality,Q_80.png

中老铁路夫妻员工耿树正(左)和张建丽在老挝磨丁口岸车站检查货运列车(2022年4月14日摄)。

耿树正和张建丽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远赴老挝的一对“90后”夫妻职工。他们于2021年6月奔赴老挝,参与中老铁路运营筹备工作。两人先在万象对老籍学员进行铁路开通前的岗前培训,而后主动请缨到400多公里外的磨丁开展运营筹备,并选择在口岸站发挥特长。

ality,Q_80.png

“澜沧号”客车驶过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维保中心(2023年3月30日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中老铁路跨越山河,实现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同时带动许多老挝青年踏上梦想的人生舞台。

ality,Q_80.png

凯发在中老铁路琅勃拉邦维保中心登上工程车辆(2023年6月16日摄)。

24岁的凯发是老中铁路有限公司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的调度值班员。2017年,凯发考上苏发努冯大学,这所大学坐落在中老铁路经过的老挝北部古城琅勃拉邦。凯发一直就对工程专业着迷,当有机会去中国留学时,他毫不犹疑地报了名。凯发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留学后回到老挝应聘到中老铁路工作。凯发有一个目标,要尽可能多地学习技术知识成为铁路专家,把老中铁路维护好、运营好!

ality,Q_80.png

深夜,工作一天的人们已进入梦乡。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郑州站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ality,Q_80.png

卢森堡货航郑州站操作主管陈鹏超在中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核对装载信息(2023年8月1日摄)。

每天凌晨两点开始接送航班是他们的工作常态。组板、卸机、装机、拆板……卢森堡货航郑州站操作主管陈鹏超与同事核对货物信息,一边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个航班是从卢森堡直飞郑州的,计划在郑州用两个半小时卸载110吨货物、装载130吨货物,然后再起飞前往美国芝加哥。”

2014年,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权,成功架起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一只联通世界的“丝路雄鹰”就此起飞。从最初的每周两班增至每周最多14班,目前该航线通航点已覆盖伦敦、芝加哥、米兰等全球15个城市。该航线的开通极大助力相关物流企业的发展。

ality,Q_80.png

这是2020年3月22日,运送防疫物资的郑州—卢森堡航线货机在中国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装机准备起飞的资料照片。

疫情期间,郑州-卢森堡航线不但不停飞、不断航,还增加了航班,为中欧间特殊物资运输提供支持。在此期间,印有“友谊无国界、天涯若比邻”寄语的5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和4500件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从郑州搭载全货机飞抵卢森堡。

ality,Q_80.png

从东非高原到红海之滨,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两国,全线长约752公里,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也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ality,Q_80.png

客运列车停靠在亚吉铁路莫角站(2023年9月9日摄)。

亚吉铁路于2012年拓土动工,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方运营服务期6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亚吉铁路共开行旅客列车2076列,旅客发送量约52万人次;开行货物列车6781列,货物发送量约800.3万吨。

ality,Q_80.png

这是2032年9月9日在亚吉铁路客运列车内拍摄的儿童。

2023年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亚吉铁路运营期满、全线交付外方之年。该铁路为“陆锁国”埃塞俄比亚带来出海运输通道,也为吉布提港口物流业发展注入动力,加强了地区互联互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亚吉铁路是一条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和繁荣之路。在各方努力下,亚吉铁路已成为中非合作的典范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缩影。

ality,Q_80.png

乘客在亚吉铁路拉布站准备登车(2023年9月9日摄)。

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

ality,Q_80.png

策划:武巍

编辑:张善臣 张晨岑 高咏薇 李任滋

摄影:王腾 王冠森 郑焕松 李亚辉 李嘉南 杨永全 周星 凯乔 曹安宁 中国中铁匈塞铁路项目经理部

编辑:蔡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