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打破贸易壁垒 助力“湘品出海”

发布时间:2023-02-2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阳倩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一批水果出口临近通关,才知道进口国改变了检测标准,因不符合新规被“拒之门外”。不少企业切身感受过技术贸易措施“碰壁”之痛。技术贸易措施是一种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进口国通过颁布法律、条例、规定,制定严格技术标准,提高进口产品市场准入的技术门槛,从而形成贸易的非关税壁垒。

在长沙,中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助力企业打破贸易壁垒,助力“湘品出海”。

对不公平贸易壁垒说“不”

破解技术贸易措施壁垒的办法是,搜集《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关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定》信息,对存在交易风险的国家或产品发出预警;对不合理的技术贸易措施,形成评议报告提交海关总署;对贸易造成影响的,提出特别贸易关注。

开展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专业性很强。我国有33家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中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是全国唯一的对非区域性评议基地,聚焦非洲区域全行业。

湖南是对非经贸最活跃的省份之一,2022年对非进出口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8%,目前与非洲58个国家(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对非外贸企业3017家。但企业进军非洲市场,普遍有担忧,比如,大部分非洲国家缺乏自己的标准,直接引用西方标准,与实际需求并不适宜。在非洲发布的“WTO/TBT-SPS国家通报”中,甚至存在内容前后矛盾。

“通过对非洲技术法规、标准的研究,对非洲国家通报的风险进行预警并评议,可提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能力,打破不公正贸易壁垒,助力‘湘品出海’。”湖南省政府参事、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会长徐湘平说。

助力外贸企业提质增量

“基地从去年4月开始申报,在长沙海关、星沙海关指导下,完成了重点非洲国家技术贸易措施概况的编写;收集了3万多条涉非洲技术法规,编订成册;与共建单位开展了18项国际标准、530项国内标准的制定修订。”该基地发展合作中心主任陈甜说。

记者采访时,基地“90后”研究评议中心主任黎飒在电脑上飞快地操作,“我们要第一时间抓取WTO非洲成员发出的通报,在60天评议期组织专家评议,并对比WTO/TBT-SPS的原则撰写评议报告,提交海关总署,应对非洲国家技术贸易壁垒。”

黎飒在澳大利亚完成学业后,去年加入基地技术团队。像黎飒一样的专职人员,基地有8人,其中6人曾驻非工作,精通英语、法语等。

基地现有139人专家智库成员,涵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农业食品等领域,其中7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2月以来,我们紧锣密鼓地针对非洲2项通报开展评议,近期将提交长沙海关。”陈甜说。

当前,基地完成线上平台搭建,对54个非洲国家的通报可以实时抓取、自动翻译。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学习相关知识,获知非洲国家最新技术贸易信息及评议基地报送的风险预警信息。(记者欧阳倩

(原标题:我国首个对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去年11月落户长沙,目前已提交特别贸易关注2件,组织通报评议15次,提出建议33条——打破贸易壁垒 助力“湘品出海”

编辑:曹家宁